今年5月,我面临一个抉择:究竟是留在家乡,接受一份承诺能转正的工作;还是前往北京或广州继续求职,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冒险。
4年前报志愿筛选学校时,记得父亲当时说:“钱的问题不用担心,就看你觉得哪个学校值得去。”
在父亲看来,如果学校层次差别不大,那还不如去经济发达地区,说不定有更多机会。我们想到了一块,生长在小城市的我,从未放下去外面闯荡的愿望。在有限的选择中,我去了长三角一座省会城市的二本院校。
入学后,我知道二本学校学生在就业时将面临诸多挑战。不同于很多人考研提升学历的计划,我坚定了毕业就工作的信念。所学专业是自己喜欢的,方向也明确,只要尽己所能努力学,总能克服文凭劣势,找到满意工作。毕竟,本行业很看重实践能力。
就这样,大学4年的绝大部分时间,我用来干三件事:本校上课,去同城985高校蹭课、听讲座,还有假期实习。
我的学校和那所大学相距近40公里,通勤要近两个小时,经常上午上完本校的课,午饭还来不及吃,就匆忙赶去那边上下午的课。4年下来,我蹭完了近10门课,还有各种讲座、比赛和活动。
体验了两所实力悬殊的学校,更能意识到自己学校的不足。至今。我还记得每次蹭课的内心期待,以至于那边有同学说,“我觉得你比我们本校学生还认真”。
2019年,常蹭课的学院邀请一位业界前辈讲座,经他口得知,他曾就职的单位员工多来自人大、中传、复旦等几所学校,实习也多是曾实习过的学长学姐推荐。
后来,我还知道很多名校会和用人单位签协议,推荐一定数量学生实习。
即便如此,我还是海投简历,诚恳地写求职信,先后争取到广州、北京的实习机会。实习时,我发现绝大部分实习生来自名牌大学,但不是每个人能力都很强。放眼望去,像我这样来自二本学校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这是二本学生的真实处境,这还只是实习层面。回头看,实习终究让我得到历练,也使我找工作时足够有底气。我有时想,倘若这样的实习经历在二本学生中占少数,又如何提升自我,应对竞争呢?
经历秋招和春招双重“毒打”后,直到现在仍不时叩问内心:究竟是过去4年努力不够,还是学历关隘难以逾越?
翻了邮箱,从去年下半年秋招到今年6月定下工作,其间我共发出30封求职邮件给各类专业对口用人单位,回应的不到5家。算上招聘网站投递的简历,总共投的近50封,而真正给我笔试或面试机会的不到10家。
理想和现实短兵相接,便是无尽的摇摆漂移。随着一封封简历石沉大海,加之疫情暴发,预料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开始投递此前尚未考虑的地方机构,其中包括如今就职的单位。
其间有件事令人印象深刻。去年秋天我参加某知名专业对口用人单位校招,我还在那里实习过。原以为实习经历,起码能让我顺利通过初筛进一面,没想到连初筛都没过。
今年年初,它公布初筛名单后,我和好友聊天意外得知,他过了初筛。当时我内心略微震惊又些许不解。这个朋友挺“佛”——对本行业谈不上喜爱,更没多少实习经历,也没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在我看来,他的过往经历包括能力并不足以支撑他通过初筛,能解释通的,或许是他就读于某211院校。
更震惊的是,直到7月这家用人单位公布录取结果,我才打听到它收了3万多份简历,最终也就招100人左右。面对如此多的简历,HR真的无法去看每个人的具体内容,只能用“筛学校”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我这样的二本学生,即使实习经历丰富,也难逃被刷的命运。
回到我在本文开头面临的抉择。
如果接受家乡这份工作,即意味我在严峻就业形势中,成功上岸。但也意味我将远离曾经的理想。倘若去北京或广州,即意味我要和其他人竞争上岗,有可能在简历战中继续败下阵来,还错过招聘期,除了时间成本,还有经济开销。最终我选择稳妥,留在家乡。
或许这并非我的本意初心,但今年情形特殊,这可能是来自二本的我所能做的最佳选择。正如已工作的朋友所说的:“你要考虑你的文凭没任何优势,你耗不起。”
既来之,则安之。这几个月我一直都这样勉励自己。在我心中,始终没忘毕业时一位老师的鼓励:无论在哪里,都努力做到最好。
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