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9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聚焦
十多年来,一群建筑学院师生走进乡野——

让“失落”的民族建筑重获新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9月14日   06 版)

    海南五指山市初保村,大连民族大学师生开展与黎族村寨保护项目相结合的科研与教学。受访者供图

    走进江西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通村,仿佛在色彩斑斓的画中行走,畲族风情的彩绘墙壁引人注目。

    以前,这里很多房子都年久失修,但在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师生的努力下,老房子焕发出新的生机。改造后的少数民族民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4680元增加到1.1万元。以前5万元就能买到的房子,如今30万元当地人都不卖。

    多年来,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倪琪一直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建筑、传承建筑文化。在他看来,少数民族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要保护有典型意义的少数民族村落和民居建筑,并为传统民居注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内涵。

    老房子的新生

    2018年,倪琪到江西大通村考察时,一座本要废弃的房子进入了他的视野。

    当时,这栋2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已被遗弃,户主一家早搬到城里居住。由于长期空置,房子的顶梁歪斜,木板烂掉,墙上还有裂缝,房主打算拆掉它。但倪琪注意到,这栋二层民居是用传统建造工艺建成的,无论是建造形式、结构形式还是建筑材料,都有典型的畲族乡土建筑特征。

    倪琪提出,把这栋房子改造成本学院的民族建筑教学实习基地。随后,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与当地签订共建协议,学校出经费,把房子恢复成代表性的畲族建筑。他们修复了原本破败的部分,外立面用灰色贴面砖翻新,为了安全起见,内部的楼梯等木质部分也换新了。

    建设实习基地,学校花费了不到20万元。他们使用了当地的石材、青砖、木材,以畲族民居的建造工艺赋予了这栋房子新的生命。

    建筑系大三学生范涓汶去年7月来到这里时,修复后的民族建筑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建筑的基调以灰白为主,屋顶由黑色瓦片铺成,门窗多由各式木棂条组成,刻有畲族吉祥物等元素的雕花。建筑布局大致分为三跨,主体和附属功能分开,使用很方便。

    “上百年的传统木构民居显然已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我们思考如何改造才能让它适合现代生活,变为文化产业,以农业文化生活为基础,发掘第三产业潜能。”倪琪说,唱歌跳舞、祭祀等民俗,需要相应的乡土空间展示,在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里展示的民俗文化,显然有些缺少韵味,但是在传统村落的情境里,这种文化是活的。

    倪琪和学生们希望让村民看到,用传统建造工艺和材料改造的民居,比贴瓷砖刷涂料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更有文化和经济价值。

    受此启发,其他高校也在当地设置了教学实习基地。靠着“实习经济”,地处偏远的大通村渐渐繁荣。前来实习学生的吃、住、行,给村庄带来了经济效益。大通村村支书廖国华说,村子位于山区,离县城很远,大连民族大学建立实习基地后,带动了村里的餐饮、民宿经济以及农副产品销售。全村有293户1123人,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4680元增加到1.1万元。

    学生的实习成果也演变成一个民俗展示馆,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老百姓认识到老房子的价值,开始开发乡村旅游。

    “以前村里人80%都外出务工,自己赚了钱建新房,废旧的房子就搁置了。现在村里旅游业发展起来,一部分年轻人回村搞养殖、餐饮。去年‘五一’假期,村里游客最多时的一天达5000人。房子金贵了,以前5万元能买到的房子,如今30万元都不卖。 如果没有大连民族大学师生的维护,很多老房子可能就倒塌了。如今,民族建筑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共赢。”廖国华说。

    民族建筑犹如一面回照历史的镜子

    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村,有一处充满浓郁满族风情的民居大院。房间内,空调、独立洗浴室、WiFi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去年旅游旺季,这里一天的住宿费高达750元。

    倪琪参与设计这个民居时,整体建筑群已经完成。要在这种如军工大院般规整的建筑内注入满族文化特色,是个难题。

    他深度挖掘满族文化特点,并结合现代人的居住需求,提出了“新满族民居”的概念。“建筑犹如一面镜子,回照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以及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信息。今天的新满族村建筑,也是明天大家了解我们现今文化的渠道。”倪琪说。

    倪琪认为,乡村建设要尽量利用实用的技术、当地的建筑材料,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融汇民族元素与时代风格。

    他探索为新修的建筑注入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保护民族地区传统建筑,也不容耽搁。近年来,他与贵州、内蒙古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村镇开展深度合作,到侗族、羌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原生态村落进行信息采集及数据化建设。

    在倪琪看来,保护少数民族建筑的阻力,一方面来自当地人对人居环境的追求,因为多数乡村传统民居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普通百姓没有很强的保护民族建筑文化的意识,地方政府也需要加强保护意识,如果盲目拆迁,会导致乡村同质化。

    他建议,政府应适当引导,比如做好示范点、示范街区,激发老百姓的自觉保护行为。“先从做几个示范街区开始,让人们看到,民族文化保护好了,环境会改善、经济会得到提升,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不过,倪琪也提醒,旅游产业不一定适合所有少数民族村落,比如有些地方更适合种植药材,这就需要探索各种各样的产业形态。

    传承民族建筑文化的血脉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朝阳村地处深山,传统建筑为吊脚楼。在学生实践环节,师生们要对这里的建筑形态与空间构成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对生态环境、历史与演化过程调查访问。

    每年,建筑学院有三四百名学生去少数民族地区实习。满族男孩白永亮是倪琪的硕士生,他本科就在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就读。白永亮特别喜欢去民族地区考察,本科期间,他每年大概有两周时间在民族地区做建筑研究,研究生期间走的地方更多,一年去四五个民族村寨作研究。

    “学院每年有四五组学生到全国各地的民族村寨进行测绘实践。过去,我们在书本上看到那些柱、梁、枋、椽,没有立体概念。测绘之后,脑海里的文字图片瞬间就立体化了,测完一个建筑后闭着眼睛,脑海里就浮现出整个建筑的形象。”白永亮说。

    2016年,白永亮去贵州一个小山村做测绘。村庄在非常偏远的山谷里,那里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村。村里生活条件很差,他每天要走半小时山路进村。有一次半路遇上大雨,大家都淋湿了,到了测绘地点,老乡拿来火盆给大家烤鞋子和衣服,还有老乡拿出家里的红薯干分给同学们吃。乡亲的淳朴,让大家很感动。

    “当地很贫困,我们测绘的数据会提供给当地政府,能为当地的开发建设、脱贫攻坚贡献一点力量,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去之前,大家觉得条件太艰苦,并不是很愿意,但是去之后,收获很多。”白永亮说。

    他记得,一个学姐去一个古村落做测绘时,看到了两栋非常漂亮的旧民居。但学姐一年后再去,那两栋民居被拆了,这令她痛心不已。这个故事也让白永亮意识到,保护民族古建筑刻不容缓。

    建筑系大三回族学生范涓汶去年参与了村寨测绘,测绘内容包括建筑外墙尺寸和屋顶坡度等。精准测量后,再用软件画出平面图,通过三维建模展现,建设少数民族村落信息数据库。传统村落可能会随着岁月变迁而消失,测绘旨在给后人研究及复原建筑提供信息支撑。

    “测绘不是做样子,有时量了一整天,若核对时发现数据不精准,指导教师会带着我们重新测量。”她说。

    在湖南老家的村子里,她发现有的房子在改造时破坏了原始的村容村貌,这让她有些痛心。她想毕业后到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建筑改造提供专业指导。

    2006年至今,建筑学院培养建筑专业本科毕业生近1000人,其中40%的毕业生扎根民族地区,服务于建设一线。

    倪琪认为,如果建筑师不理解民族建筑的文化内涵、不深入农村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意愿,建筑创作就是无源之水。而对于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理解,绝不能依靠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只有通过体验和实践学习才能获得。

    他说:“建筑师应该与人民在一起,而民居是人们生活最直接的体现。不知道人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建筑师是孤立的,更谈不上传承与保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9月14日 06 版

让“失落”的民族建筑重获新生
教育人才援藏为西藏孩子打开新世界
三千米高原绽放“莫文隋”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