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9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暖事

三千米高原绽放“莫文隋”之花

陈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9月14日   06 版)

    编顺口溜、编情景剧、讲故事、讲百科……这是南通大学首届莫文隋研支团团长石艾秀在支教一年里做得最多的事。她支教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里有很多农牧区来的学生,有人26个英文字母写不全,10以上的加减乘除也不会算,这让初来乍到的她深受触动。她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

    为了一堂45分钟的数学课,她常常要花10来天仔细琢磨、备课、练习,只为了让孩子们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是精华,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对她的数学课越来越喜欢,考试成绩也一点点提升。第一学期期末的综合成绩就已经从倒数排到年级第二名了。

    在石艾秀们的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当地学校树立了良好口碑。“后来几届研支团成员去支教时,县里好几所学校的校长都亲自去当地教育局‘抢人’呢。”研支团指导老师王宇深说。

    令研支团成员杨强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元旦。青海贵德盛产梨,学生们经常带梨给他。为了不给学生添麻烦,他总是借口说:“老师不喜欢吃梨,只吃香蕉,以后不要再送了。”因为他知道当地不产香蕉,这样他们就不会再送水果了。

    元旦那天,学校发营养餐,一人一大袋水果。中午回办公室的时候,杨强发现桌上堆了好多香蕉。又有几个学生拿着香蕉,跑过来说:“老师,给你!”

    看着孩子离开的背影,杨强的眼泪流了下来。原来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孩子们一直都记在心里。

    贵德县四面环山,“带孩子们出去看看”一直是第19届研支团成员的愿望。2017年11月8日,龙珠措等7名少数民族孩子终于乘火车来到北京。

    天安门广场、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的一切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藏族姑娘龙珠措在日记里写道:我看到了以前只有在书本和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东西,深切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老师们给龙珠措带来的“望远镜”,龙珠措还想将它传递出去,“以后我也要像老师们一样当一名志愿者,告诉其他偏远地区的孩子,世界真的很大很美。”

    对于所有莫文隋研支团成员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终身难忘的支教之旅,更是一次梦想的接力。

    20多年前,原南通工学院(南通大学前身)副院长汤淳渊化名“莫文隋”默默资助贫困生的善举,在社会上引发一股争相学习、效仿的热潮,“莫文隋”现象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

    在“莫文隋”精神的长期传承和浸润下,南通大学“莫文隋”的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一个人,发展成注册会员2.7万余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项。

    2015年,南通大学获批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高校。学校将研支团命名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招募21名志愿者。

    在莫文隋研支团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支教过的老成员都要带一个“徒弟”。

    第20届莫文隋研支团团长张玲就是石艾秀的“徒弟”。从青海回来后,石艾秀毫无保留地把在当地支教的经历讲给张玲听。一有时间,两人就黏在一起练字、说课。

    直到现在,张玲还清晰地记得到达支教学校的第一天,孩子们又蹦又跳地簇拥着几个支教老师,高兴地说:“大哥哥、大姐姐,你们又来啦!”

    张玲有些激动:“在孩子们心里,我们的支教团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她很感激学长学姐为他们打下的良好基础,她也要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

    如今,张玲已支教归来,成为第22届莫文隋研支团团长陈佳旭的“师傅”。

    今年7月23日,一封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的回信,从2000公里外的江苏南京“飞”到正在贵德县支教的第21届莫文隋研支团成员身边。信里提到,“一年来,大家克服高原反应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认真投入支教工作,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中激扬青春、收获成长,我感到非常高兴。”

    去年8月7日,娄勤俭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青海考察交流。考察期间,他专程看望慰问了研支团。在即将完成支教任务之际,研支团成员汇报了一年来的支教体会:如果以后有人问及我们的梦想,我想那一定是“守护孩子们的梦想”。

    8月中旬,第22届研支团的6名成员接过学姐学长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奔赴贵德。“这种传承有序的带教接力,正是学校大爱奉献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莫文隋’身上最好的体现。”南通大学副校长侯文华说。

    “我们一定会进一步传承弘扬莫文隋精神,做好、做大、做强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贡献南通大学的新力量,为祖国教育扶贫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说。

    我们在这里“青听”民族教育一线的声音,欢迎投稿zqbmzjy@163.com

陈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9月14日 06 版

让“失落”的民族建筑重获新生
教育人才援藏为西藏孩子打开新世界
三千米高原绽放“莫文隋”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