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一架载着“模拟受伤运动员”的北京红十字会999救援直升机降落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创伤中心楼顶停机坪。这是崇礼院区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医疗保障开展的首次航空医疗救援演练,也是崇礼院区创伤中心停机坪试飞验收的场景。
冬奥会让崇礼一夜成名,北京冬奥组委会提出3个赛区(北京、延庆、张家口崇礼)要有相同的医疗保障标准,离比赛场地最近、但基础力量薄弱的原张家口崇礼区人民医院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北医三院院长乔杰介绍,北医三院本部、延庆院区、崇礼院区是2022年北京冬奥定点医院,是北京冬奥会唯一一体两翼特色定点医疗集团。“我们把运动医学、骨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结合起来,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面服务。同时,也让周边百姓真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这既是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也是为了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我们争取在共同努力下,用不太长的时间实现这一美好愿景”。
驰援崇礼 勇担时代使命
2018年9月7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崇礼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签约合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面接管原崇礼区人民医院,设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北医三院第一时间派出由运动医学、骨科创伤、急诊急救、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和基本建设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管理团队进驻,对崇礼院区从软件和硬件上进行升级改造。
2018年12月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正式挂牌,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敖英芳兼任崇礼院区院长。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于1959年1月在北医三院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国内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崇礼院区有了哪些变化?敖英芳介绍说,实战演练检验了新建直升机专业停机坪的运行承载能力;检验了冬奥会赛区临时起降点、院内停机坪与直升机空地对接能力;检验了直升机医疗保障队伍与院内医务人员专业衔接能力。同时,院区航空直升机救援可以实现华北地区(京津冀蒙晋)约200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1.5小时内完成转运救援。在冬奥会及后奥运时代,持续为冰雪运动和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辐射区域,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动创伤)试点
2019年10月24日,崇礼院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动创伤)试点项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动创伤)的短期目标,是提升崇礼地区滑雪创伤救治水平、保障冬奥会顺利进行;中长期目标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健康促进,带动地域与国家绿色冰雪医疗康养产业链发展,向全国示范,服务社会。
“目前,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已经到场,我们的创伤中心(冬奥保障提升项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期工程)即将于9月底10月初投入使用;专家住宅、人才公寓、国际交流中心等设施已经封顶;教学科研医疗区、科研转化区已破土动工。没通高铁前,去一趟崇礼要花3个多小时,现在1个小时4分钟就到了。”敖英芳感叹国家交通基础建设之迅速。
据敖英芳介绍,即将投入使用的创伤中心设有急诊急救中心、现代化复合CT手术室、复合介入手术室、康复中心、检验中心、重症监护中心、门诊及病房,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一流的信息化系统,配套可降落直8型直升机的停机坪救援设施。今年9月开始进行院区5G医疗信息化建设,未来将实现5G远程监控与调度、5G智慧安防、5G远程医疗等应用。
“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立足崇礼,面向张家口,覆盖周边京津冀蒙晋500公里范围,逐渐面向全世界,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国家运动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敖英芳说。
“大专科、小综合、保冬奥”的学科管理模式
“崇礼院区一方面侧重发展运动创伤大专科,同时,也要覆盖其他专科,调动京津冀资源携手保障好冬奥会。”敖英芳提出,以学科的建设带动整个院区的发展、促进冬奥会的医疗保障以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需要有抓手,“科室的工作、学科的带动是非常重要的。”
2020年7月20日,崇礼院区运动医学科正式成立,由敖英芳院长兼任主任,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崇礼院区副院长杨渝平兼任执行主任。运动医学科参照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医、护、康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诊疗流程,逐步开展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各类运动损伤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手术和康复。
在人才招聘方面,崇礼院区原来底子薄,人力资源、技术力量、基础学科、辅助医务人员、技术人员水平都有待提高。据敖英芳介绍,崇礼院区被赋予了充分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实行自主招聘、自主考核、自主调整、自主淘汰,采取选聘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事业编制人员。2019年至今,崇礼院区已招聘58名在编职工,本科学历及以上占比从17.9%提升至36%。目前,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床位数800张,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测算,需要编制人员1200名,现在已有人员编制 235名,还需配置编制965名,计划按开放床位数量分期实施人员招聘。
惠及区域百姓 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备战奥运,做好医疗保障筹备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将同步做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服务好地方百姓。”敖英芳院长说。
一年多来,崇礼院区门诊量稳步增长,急诊量快速增长,其中,外伤患者和滑雪伤患者明显增加(2019年分别增长32.55%、27.65%)。
今年8月14日,崇礼院区顺利完成了首日4例关节镜微创手术。4名患者中,1名是当地农民,3名来自张家口市其他地区。他们有的是因为打篮球时扭伤了膝关节,有的是搬菜时被绊倒损伤了半月板,有的是下车时扭伤膝关节,使旧伤复发,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常见伤。此次选择到崇礼院区就医是慕名而来。
“病人原来要去张家口、北京看病。创伤中心竣工验收后,要全面开放保障冬奥会的运动创伤、骨科、急诊、心内科以及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基础性科室,满足百姓日常需求,当地医疗水平也会大幅度快速提升。”敖英芳说。
此后,崇礼院区将相继开展各类运动创伤外科手术,填补了该院关节镜微创治疗运动损伤的空白,标志着崇礼院区提升冬奥医疗保障能力,建设以运动创伤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设立崇礼院区从政治高度来讲要完成国家使命、国家任务。从地方需求来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为老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挺好的事情。小小的崇礼院区力争成为冬奥医疗保障的典范,创伤救治创新发展的典范,医、康、养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典范,产学研用联合创新的典范,京津冀一体化和京-张结合的典范,深化医疗改革的典范,健康扶贫的典范,体医融合的典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的典范,健康中国建设的典范。”敖英芳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蕾 张曼玉 见习记者 张诗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