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每所农业院校里都有一拨长期扎根田间地头的“泥腿子”教授,不等他们张口,从肤色上就能看出下乡时间的长短。
事实上,在人群里,很难分辨出他们的教授身份。脱去西装皮鞋,站在田里,他们就是一个“老把式”。不过,也正是得益于教授身份的成功“隐藏”,他们在农村推广技术时才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一位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教授向记者坦言,下乡送技术,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农民,他们递过来的水,你要喝;他们递过来的烟,你要接;他们丰收了,请你喝酒,你不好拒绝。他总是告诫自己的弟子,“人家种了一辈子的地,为什么听你这个年轻人的,还不是因为熟了有感情。”
这位教授总结道:能在农村待得住,必须对农村有“感情基础”,对那片土地饱含深情,对收成的丰歉感同身受。有时接到农民的求助,立马就会赶过去,就是因为“心里放不下”。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包括学农的大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情感共鸣”。
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没有骑在牛背上长大的机会,他们就是在钢筋水泥中长大的孩子,即便来自农村,很少有父母舍得让他们干农活儿,“不分五谷,不辨菽麦”实在是情有可原。
一纸志愿,就把他们中的一部分送进了农业院校的大门。在此之前,他们对农村、对涉农专业又有多少认识?本科期间,也有农事实习,但是4年,能否培养起对“三农”的热爱,这也要打个问号。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又是从校门到校门,离农村依然很远。毕竟农村是个艰苦寂寞的地方,不论从事农业,还是技术推广,如果不是出于“真爱”,很难坚持下去。如果是一时头脑发热,最终还是会“逃离”。
今天,推广型教授的设立,现实意义在于通过职称改革,引导更多的青年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但这也仅是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热爱农村的人自然会被吸引过来,但另一部分无所谓的人依然会走自己的老路,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所以,对高校来说,尚需从根本做起,培养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对于农村的感情,鼓励科研型、教学型的教授都能前往农村传经送宝,从而扩大教师下乡的覆盖面,确保高校农技推广队伍后继有人。
感情的培养,不能缺少物质基础与生活经历。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以校县合作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组建8个农业综合性试验站,每个站约500亩试验基地,研究生和部分青年教师吃住都在站里,真正实现把教学从课堂搬到试验站。此外,从本科生中遴选优秀学生,开设“青年农场主班”,专门培养“有志种地的人”。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学生的专业理念,淬炼了他们的专业情感,也培养起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感情的培养,当从娃娃抓起。把麦苗当作韭菜的问题,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就应当破除。今年出台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小学生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近日,教育部再次强调,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
只有自己动手,获得真实的劳动体验,才能形成对于“三农”的感性认识与原始情感。在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重要阶段,才有可能种下这粒对于农业的情感种子。若干年后,他们心中才有可能会涌动起振兴乡村、复兴农业的家国情怀。
届时,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农村作为事业的平台。
王磊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