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月谈》报道,目前基层组织存在假借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之名而产生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不得不“捆着手脚喊冲锋”,导致基层组织做“虚功”和工作“走形”。这些自上而下推行的考核评比,使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浪费在填表、留痕和做台账上,让基层组织压力陡增。
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之所以会“好心办坏事”,就在于一些政府部门误把手段当目标,使基层管理工作本末倒置。有些部门制定的政策不切实际,往往“一刀切”地简单粗暴管理。一些本是为了给基层减负的做法,却导致更多的繁文缛节,使基层同民众之间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
这样的管理不仅无效,而且副作用大。基层干部本应将时间精力用于服务群众,但是为了所谓的标准化管理,不得不成为疲于奔命的“表叔”“表姐”。这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伤害基层干部的公共服务精神,使他们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进而产生工作上的无力感乃至职业倦怠,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服务基层。
要想减少此类基层管理问题,首先要加快转变政府部门对基层组织的管理观念,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政府部门在对基层组织进行管理时应更加突出结果和影响,而不是过程和活动;更加强调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而不是看样板、翻文件和走过场。
避免基层管理走向歧途,就需要政府部门切合实际地制定政策,并考虑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具体情况,避免“一刀切”的标准化管理导致政策执行的水土不服。这也需要政府部门多从基层工作的“神经末梢”出发,多问计于民,用人民满意与否来衡量基层工作成效,而不是走形式和看排场。
其次,在做好底线管理的同时,应当赋予基层组织更大的自主权,使其能够因地制宜和敢闯敢试。精细化管理需要规范和标准,但是不能不加限制地应用到基层工作的所有方面。由于手机App等联络方式日益便利,很多政府部门热衷于通过这些软件对基层进行管理。殊不知,这种工具主义和技术决定论的管理导向,可能使基层工作南辕北辙。
基层干部在工作一线冲锋陷阵,需要应对扑面而来的各种情形,很多都是尚无定论和标准的新生事物。在做好底线管理的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放手基层,使其能够有较大的自主权来进行改革创新。“放管服”强调简政放权,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能动性,并为其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能力支持。因此,需要真正落实容错纠错的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精神。
与此同时,加强基层信用建设,重建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之间的信任机制也极为必要。政府部门之所以对基层组织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就在于过去一些基层组织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跑冒滴漏”等问题,甚至诱发小官巨贪。但是,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应从一放就乱的一个极端走向一管就死的另一个极端,使规范化管理异化。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对基层组织不够信任,事无巨细地规定各个环节都要严丝合缝,使管理成本和组织内耗大大增加。因此,要重建上下级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的信任机制,加强组织承诺和信用管理,使上下级部门之间彼此默契而不是相互提防地开展各项工作。
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分工有别,但都是为了做好群众工作,双方理应加强合作、增进互谅,从而协同推进基层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