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26日,中宣部、共青团中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主办的“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全国巡回宣讲报告会走进湖南。7位战疫青年讲述了他们的青春战疫故事,警察、军人、科研工作者、护士、救援队志愿者、网约车司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坚守,在疫情中成为守护每一个普通人的坚强盾牌。
在湖南师大附中的报告会现场,很多同学因战疫青年的故事感动落泪。结束后,同学们主动要求合影、签名,在他们看来,这些抗疫青年就是他们心中的“明星”。写在本子上的名字,也是力量的传递。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综合中队长张旗是宣讲团的成员。2015年,“张旗科技创安青年突击队”成立,相继攻克了数个困扰公安科技信息化的难题,获得6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疫情期间,张旗积累多年的经验迅速转化为疫情防控的武器。多个数据防疫模型在短短几天内建立。与上亿条防控数据“朝夕相处”,像张旗这样的“科技战警”也为首都疫情防控增添了底气。
回想起春节那段时光,张旗道出了自己不愿讲的故事:去年下半年,父亲去世后,他本想请假回家陪母亲过年,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再次怀着对家人的愧疚,收起还没来得及提交的假条,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战疫青年志愿者王必成家中有长辈也是警察,加之每天的工作是与科技打交道,王必成对张旗的经历感同身受。“我很敬佩他,我知道这样的岗位就是要牺牲、要奉献,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病科90后护师赵春光,在除夕之夜第一批赶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的护师。他已经3年没回家过年,孩子只有一岁多,但是当组织有号召,他第一时间响应,在“红区”毅然坚守了84天,直到火神山医院患者清零、做完最后的消杀工作才离开。
50多公里,是滴滴网约车司机王利凌晨4点为了给老人取药行驶的里程。这个90后姑娘在武汉战疫一线,作为社区保障车队的志愿者,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在路边顶着寒风吃泡面,深夜独自出车送人接物。
今年,王利原计划回四川绵竹老家过年,但是因为疫情,她选择留在武汉,与这座城市共同战疫。她说,汶川大地震时自己捡了一条命,亲眼见证全国人民支援四川。她想从当初的受助者变成志愿者,为战疫奉献自己的力量。
每场宣讲结束,宣讲团成员都被在场青少年的问题“淹没”。“郭琴姐姐,为什么穿上防护服您还感染上了病毒?”“刘江宁老师,疫苗什么时候能够上市?”“於若飞队长,加入蓝天救援队有什么条件吗?”这些问题,既有对未知的好奇,又充满了对宣讲团成员的敬意。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刘芊蕊的父亲是医生,在湖南的战疫一线打满全场。
刘芊蕊总觉得“自己这代人生活的太幸福了”,很难体会到奉献精神。但是,当她听完王利的战疫故事后,觉得自己上了一堂课,“别人的奉献落在她(王利)身上,她就本能地要还给大家。他们让我有一种真实感,愿意奉献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什么是英雄?”小姑娘红着眼眶说,“英雄就是每一个人牺牲自己平凡的生活去完成一件伟大的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