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 刘世昕)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场国际公共卫生危机,更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对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形势如何,该怎样认识全球经济态势,后续该如何应对?在今天举行的2020金融街论坛上,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等嘉宾纷纷建言献策。
朱光耀直言,为了应对危机,世界各国通过财政杠杆、货币杠杆投入了15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但大家期望的世界经济的微型反弹没有出现。“现在必须直面的是‘二战’以来我们从未遇到过的世界经济‘K’字形复苏”。“K”字形复苏意味着区域和国别间的差距非常明显,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辛国斌介绍,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相关金融部门先后安排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创设了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对3.7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引导贷款市场利率明显下行。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下,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恢复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姚景源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2%左右的增长,9月底已经完成了全年新增就业目标的99.8%,今年的CPI物价总水平有望实现年初目标。
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潜在问题也不容忽视。姚景源说,尽管主要指标由负转正,但是现在多数指标还低于正常水平。“现在中国经济主要大问题有两个,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结构性问题突出。前三季度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负的。制造业投资下降,实体经济困难大;投资当中的民营投资比重在下降,这显示出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而结构性问题是指,一方面规模以下大量的中小企业仍未能实现增长由负转正,另一方面,20至24岁年轻人调查失业率高企,不容忽视。
辛国斌提出,下一步应优化金融供给,促进制造业和金融发展良性循环。他提出4点建议:推动金融回归本源,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制造业集聚;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推动金融供给与制造业发展相协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制造业直接融资比重;强化金融政策协同,提升制造业资金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