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政府购买服务 关爱留守儿童

四川达州:每个乡镇有一名“童伴妈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0月29日   02 版)

    爸爸外出打工,妈妈离家出走,对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复兴镇复兴社区的浩浩来说,家并不完整。不过,他家附近的“童伴之家”,有很多小伙伴和1位“童伴妈妈”。

    无论是平常放学,还是周末、假期,他都可以在“童伴之家”找到玩伴;遇到困难,还可以向“童伴妈妈”向玉萍求助。就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向玉萍帮他申请了一笔贫困补助金。

    在一定程度上,向玉萍弥补了浩浩所缺失的一部分母爱。去年冬天的一次家访,向玉萍看到浩浩光着脚丫坐在沙发上玩平板电脑,马上提醒他穿好袜子以免着凉。

    这一切,浩浩的奶奶王家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若不是向玉萍的帮助,别说申请困难补助金,就是给孙子报名上小学的事,她也搞不懂。因此,她很感激这位和自己儿媳妇年纪相仿的“童伴妈妈”给予浩浩的照顾。

    达州是劳务输出大市,像浩浩这样的留守儿童在当地有一定的普遍性。数据显示,达州全市有近10万名留守儿童,其中隔代监护的占75%,还有超过21%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亲友监护。

    为了更好地关爱这个特殊群体,2019年年底,达州市创新开展“童伴计划”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在全市200个乡镇(街道)建成222个“童伴之家”,各配备1名“童伴妈妈”,并将“童伴妈妈”纳入全市公益性岗位。

    向玉萍有1个9岁的女儿和1对7岁的双胞胎女儿,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可是社区里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却很内向,常常表现得不自信。看到社区在物色“童伴妈妈”,这位90后妈妈便决定试一试。

    学护理专业的向玉萍,能歌善舞,还会弹琴,当地团组织和社区认为她是“童伴妈妈”的最优人选。

    200多名“童伴妈妈”都是达州各级团组织精挑细选的。通川区金石镇的“童伴妈妈”李培会做过幼教,对儿童心理有精准的把握;开江县甘棠镇的赵长琼此前在广州打工,对在外务工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有切身体会;长岭镇的“童伴妈妈”范显蓉是残联专干,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了解。

    在团达州市委、达州市人社局、达州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童伴计划”的通知》中,对“童伴妈妈”的选聘列出明确要求,比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热爱儿童工作、了解当地未成年人家庭情况等。

    向玉萍记得,她第一次见到7岁的浩浩时,两人的对话十分尴尬。“想不想妈妈?”“不想。”“你过来,让我抱抱你好不好?”“不好。”“以后我当你的妈妈好不好?”“不要。”“为什么?”“你会把我拐跑的。”

    向玉萍当时就流泪了。作为母亲,她能理解孩子的这种反应:缺母爱,缺安全感。

    李培会也看到了隔代教育的缺陷。她注意到,有的爷爷奶奶忙着干农活儿,顾不上给小孙女梳头。为了省钱,舍不得给孩子买文具或零食。而赵长琼则发现,有的爷爷奶奶给孩子买的零食不适宜孩子吃。

    正是基于这些细腻的观察,“童伴妈妈”们对亲情作了及时补位。每次活动,李培会都会准备一些零食,希望让孩子们感受到小小的快乐。赵长琼则常常提醒孩子们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最好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看到这批“童伴妈妈”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通川区金石镇镇长李兴很感动,“她们工作的价值,恰恰体现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孩子的抗压能力提高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视,等等。”

    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达州市财政并不宽裕。市、县两级财政为“童伴妈妈”安排了专门的经费,团达州市委要求各乡镇从团的工作经费中拿出资金用于“童伴之家”的运行。

    通川区在达州市率先拿出财政资金,把“童伴妈妈”纳入公益性岗位。李兴坦言,这个投入是有回报的。“让父母在外安心打工挣钱,老百姓增收了;儿童的交通安全事故减少了;‘童伴妈妈’的家访,还能为党委政府收集群众诉求,一些基层矛盾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

    “‘童伴计划’也是基层治理的有效延伸。”李兴说。

    而在金石镇中心学校校长王在明的眼里,他长期头疼的一个问题也得到缓解。“孩子在学校5天养成的好习惯,周末回到家里没人管,效果就消减了。”王在明说,学校7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童伴妈妈”为学校教育作了很好的补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29日 02 版

积极用好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利器
伟大旗帜引领历史巨变
四川达州:每个乡镇有一名“童伴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