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紧咬”经济体制改革 助力市场活力迸发

税润家国又五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0月29日   01 版)

    过去5年,税制改革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向标。

    全面推广营改增,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增值税税率,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国地税合并……“十三五”期间,一场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税制改革深入经济社会“肌体”,也催生了税收征管模式、征管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这背后,透露的是一个大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历程。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说,“十三五”时期的税制改革有别于以往任何一轮税制改革。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框架内推进税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匹配国家治理变革。显然,过去5年的税制改革起到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添柴加薪”的作用。

    拉开“中国税制分水岭”

    一场宏大的税制改革是从增值税拉开帷幕的。

    2016年5月1日,我国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温州商人陈生当日零点在北京民族饭店开具了中国餐饮住宿业首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天,征收了66年的营业税告别中国税收舞台。

    这场被称为“中国税制分水岭”的重大改革,涉及近1600万户企业纳税人、1000万自然人纳税人,当年便直接减税超过5000亿元。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当年评价,中国全面实施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政策,完成了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而营改增无疑是其中的重点。

    营改增旨在解决营业税计税方式所导致的重复征税问题,改革的要求是既要保证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又要保证税制相对规范统一。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曾表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面临着改革涉及面广、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三大难题。这对政策设计、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看来,增值税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系统性工程,复杂程度高,涉及纳税人众多,业态复杂,行业差异巨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中国却在短时间内顺利实现了超过千万户纳税人的税制转换,实现了四大试点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近60万字的营改增辅导材料,4000多万份培训资料,2130万户次专题培训……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改革中,税务部门把税制变革与征管改革、服务优化、技术升级等相互聚合起来,并运用绩效管理、税收共治等手段,确保改革的平稳实施。

    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指出,中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这项改革,应归功于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能力,以及中国财税系统高效的执行力。

    中国全面推行营改增以来,98%左右的试点纳税人实现税负下降或持平,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减税红利。数据显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年来,营改增实现减税6800亿元左右,成为2017年之前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

    除直接减税效应之外,营改增也是中国优化税制迈出的关键一步。杰弗里·欧文斯评价,中国增值税改革不仅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还通过彻底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减轻企业负担,建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先导意义的现代增值税制度。

    随后,增值税改革不断深化:增值税税率“四档并三档”,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完善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等,在实现以制造业为主的大规模减税的同时,一个更加公正、简明、高效的增值税制度逐渐成型。

    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

    大幕拉开后,一次次重大税制改革纷至沓来。税务系统的一位干部说,没想到5年时间会发生这么多改变,全国税务系统走出了一条改制和赋能并重的新路子,突破了一些关系税收事业长远发展的关口。

    比如,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税制改革从根植经济治理深入到嵌入社会治理当中。

    2018年10月1日,个人所得税第一步改革实施,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税率表;3个月后,个人所得税第二步改革实施,增加住房、教育、医疗、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实现税制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全面实施;2020年,个税改革后首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也如期完成。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谭珩认为,实行综合计税,能够较好地体现个人收入的合理负担,增强纳税人的认同感。而增强纳税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对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而在为个人和企业减负的同时,税务部门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和深层次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助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相关。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绿色税制”的诞生。2018年1月1日,环境保护税法施行,成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资源税法,让中国绿色税制“再进一步”。至此,车船税、环保税、烟叶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五大资源环境类税种全部完成立法,从税收立法层面,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谭珩表示,通过税收立法对资源利用行为进行引导,有助于推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领域发挥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梁毅说,资源税法中新增因安全生产需要抽采的煤层气免税,光这一条新政就让公司资源税一年少缴近200万元。

    税制改革巧在改制,重在赋能。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樊勇说,回望过去5年,税制改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咬合”,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匹配,改革的结果是良税效应使市场经济活力竞相迸发。

    细微之处最是考验。每一轮的税制改革都涉及大规模的数据转换、流程重构、宣传辅导,而税务部门精耕数年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伍舫对此感触很深,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金税三期工程全面上线,逐步实现了全国征管平台、应用软件、业务标准等方面的统一。此后,电子税务局等“互联网+税务”创新层出不穷,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税收征管服务提档升级,“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的便利性。”

    以个税改革为例,面对征税首次直接面向自然人所带来的“数据复杂”“辅导量大”等难题,税务部门与各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网上提交核查,加快征管信息化、一体化、现代化步伐。

    “很多我们以前不敢想象、不能做到的东西现在都做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负责人认为,“十三五”期间税收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为深化税制改革带来强有力的支撑。

    大国发展,税收相伴。从开局之年的全面播种、次第开花,到关键之年的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再到深化之年的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面深化改革正势不可挡地改变着各行各业。在这过程中,税收想真正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唯有将改革进行到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29日 01 版

伟大旗帜引领历史巨变
曙光村迎来致富曙光
泰州团组织:聚青年人才先聚心
税润家国又五载
四川达州:每个乡镇有一名“童伴妈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传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