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1月0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青年志愿者之歌

“医路千寻”,让爱和生命延续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金卓 通讯员 于翔 陈铭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1月05日   05 版)

    “2018年2月22日,母亲临终前,留下遗愿,在自己去世后,自愿把遗体全部捐献,有用的器官拿去救人,剩下的给医学生学习用。妈妈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没啥文化,当时还没有网络报名这么方便的渠道……她都是听别人讲解和通过网络了解的。”这是山东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医路千寻”器官捐献知识宣传实践活动总结会上,袁平先先生讲述母亲器官捐献的故事,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近日,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举行2020年“医路千寻”器官捐献知识宣传实践活动总结表彰会。会议表彰了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袁平先先生、万美凤女士被授予滨州医学院2020年“医路千寻”器官捐献知识宣传实践活动“特殊贡献奖”,周琪等50名同学被授予“医路千寻”器官捐献知识宣传实践先进个人称号,“医路千寻”暑期实践服务队3组等24个团队被授予“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称号。

    刘杨,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是一个曾被医生下过“绝症判决书”的先天脊柱侧弯者,却七年如一日奔走在器官捐献走进大众宣讲的道路上,是山东省第一个签署器官捐献协议的在校大学生,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承光心汇”器官捐献知识宣传志愿服务队创始人,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如今成为率领团队活跃在扶残助残一线的志愿者。

    刘杨真诚地告诉记者,“我曾经是一个腼腆的孩子,投身器官捐献知识宣传事业当中后,我变得可以滔滔不绝,也收获了最真挚的友情和爱情。做了那么多年器官捐献宣传服务工作,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王沪祥老师,沪祥老师是滨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创始人,主持创建了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他去世前立下遗嘱,将遗体捐献给他亲手创建的滨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我们一批批滨医学子就是抚摸着先生的骨骼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这个常年依靠轮椅出行的弱小身躯,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在学业、创业、公益事业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更多人送去爱和希望。

    周琪,一位视障学生,在器官捐献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中,克服重重困难,尝试了电话、短信、网络、面谈等多种方式,成为学校2020年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完成数量第一人,被评为“医路千寻”器官捐献知识宣讲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并作为代表在总结表彰会上发言。

    袁平先,山东蓬莱人,是滨州医学院遗体捐献者的家属,通过网络得知活动后,作为公益组织“蓬莱仙境救援队”创立者,以遗体捐献者家属的身份带领全家参与到器官捐献知识宣讲工作中来,成了众多青年志愿者当中的“老大哥”。

    万美凤,山东烟台人,从事“器官捐献,走进大众”知识宣讲工作7年,是滨州医学院遗体捐献者的家属,“医路千寻”器官捐献知识宣讲团队中的“万大姐”,在丈夫生病期间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丈夫去世后,毅然选择器官捐献和遗体捐赠,让爱和生命延续,帮助更多的人。

    器官移植被称为“外科手术塔尖上的明珠”,可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带来重生希望。自2015年开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移植器官唯一合法来源,我国建立了合理有效的人道主义救助模式,让生命在阳光下延续。

    滨州医学院大学生自2013年起开始参与器官捐献知识宣传活动,这里有全国首支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者团队——“承光心汇”。2017年6月,“承光心汇”发展成为全国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组织,成员覆盖全国25个省市,40余所医学院校加盟,发动全国医药类高校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同组织开展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工作。2018年,滨州医学院和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发“施予受”器官捐献数据库微信平台对接系统,通过组织开展“医路千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器官捐献知识宣传活动,该项目累计发动活动宣传志愿者3000余人次,服务范围遍布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370余个市、县,通过开展器官捐献知识宣讲和调研活动改变大众对器官捐献的认识,项目累计新登记志愿者17552人,填写有效调查问卷18508份,总服务人群2.6万。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金卓 通讯员 于翔 陈铭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1月05日 05 版

补齐基层短板的有益探索
河南大学:全心全意,“校会君”和你相伴
“医路千寻”,让爱和生命延续
培育具有劳动精神的新时代学生团员和少先队员
苏州吴江警方持续推进“净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