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大英县落实“青年发展规划”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年的重点人才项目之一,努力为党培养和输送一批优秀青年政治骨干。
构建“三级体系”统筹推进
构建组织领导体系。自“青马工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团县委主动向县委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县委高度重视,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杨成平同志牵头揽总,亲自安排部署“青马工程”试点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多次就试点工作方案进行精心研究和精细化指导。同时将“青马工程”纳入全市主体班统一管理,邀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周鸿同志作开班动员讲话,高位推动“青马工程”落实落地。
构建部门协作体系。构建以共青团大英县委牵头、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县委党校协助开展工作的机制,多次向各部门、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就“青马工程”试点方案进行磋商,采取“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履职能力提升+返岗(顶岗)实训提升+后续跟踪”五段式培养方式,明确学员选拔标准、学员培训方式及跟踪培养机制。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原则,把政治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攻方向,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资格审查、比选择优、组织考察、确定人选的严格程序,从全县80后优秀科级干部和近年来新录入选调生、引进的高层次干部人才、85后优秀中层干部、优秀团干部等优秀青年中选拔学员40名,确保培养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做好“三个结合”系统育人
做好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学员开展为期30天的集中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必学必讲内容,同时结合实际,邀请30余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解读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战略部署;组织学员赴重庆铜梁区开展培训,参观邱少云烈士事迹陈列馆,在邱少云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学员感受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组织参观铜梁区城市发展轨迹路线及产城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员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做好跟踪考察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紧扣“1+1+1”跟班考察制度,由县委组织部、团县委明确1名跟班考察员随时记录学员学习及实践情况,县委党校明确1名青年跟班导师为学员答疑解惑,实践单位明确1名实践锻炼导师为学员指路引航。为学员建立“一人一档”,实行“正面+负面”清单,定期对学员思想动态、学习状态、日常出勤等方面进行考评, 针对负面清单较多的学员严格淘汰。
做好实践锻炼与能力提升相结合。着力做好培训“后半篇”文章,集中培训后,学员分别带着指定课题到相关单位或项目进行实践锻炼,同时择优选择10位优秀学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部门等脱贫攻坚一线、重大项目一线、招商一线、信访维稳一线开展30天实践锻炼。建立帮扶机制,各实践单位明确1名导师实行“一对一”师徒帮带机制(导师由各实践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要求学员在实践中切实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即参与一次实践单位(项目)中心工作或重点任务、联系走访一批服务对象、形成一篇调研报告,帮助学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实践本领。
完善“三个机制”跟踪使用
建立长效化跟踪培养机制。大英县“青马工程”试点工作培养周期为1年,1年内跟班考察员及导师要做到定期碰面会商、学员每季度要定期汇报学习思想;1年后,团县委实行定期回访制度,了解学员发展情况,提供优质后续服务,确保跟踪考察的可持续性,推动跟踪培养常态长效。
建立常态化活动激励机制。将“青马工程”学员纳入县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作为重点关注和服务对象,由团县委每季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字号活动,吸引其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践行者、推动者与传播者。
建立分类化人才举荐机制。培训结束后,积极推荐优秀学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学员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期间参加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内容计入入党积极分子相关培训材料。培训期满后,县委组织部和团县委将对学员进行综合考评,相关结果作为学员提拔使用和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发展潜力较大的学员,还将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到农村(社区)、企业、重点项目等一线进行挂职锻炼。
团四川省大英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