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写得非常长,字数奇多,好像写得越多,对这门课理解越深似的——当然也有几分愧疚的作用,想证明这个学期过得值得。
---------------
没上大学之前,听舅舅提过“60分万岁”的说法,那时候,好像只要拿到毕业证,就能收获一辈子的铁饭碗。
可当我真正迈入大学校园,才发现事情在这30年里变得“面目全非”,大学并没有那么“好混”。在学长们的介绍中,国内读研、出国深造和工作的3个选项里,读研是最稳妥的选择。
而要升学,绩点就是王道,是保研排名的最关键因素,是从考研面试中脱颖而出的法宝,是拿到各种项目和机会的敲门砖。我从大一开始就奔着保研的目标努力,而且,我不想继续留在已经生活了4年的校园,想到更大更好的学校里去看看。而要保研外校,成绩必须在金字塔尖之上。
未能免俗,我也选了几门“水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课、人多,在这些课上,你有时干点别的,老师也不会难为你,而期末论文,只要你态度端正,成绩总还过得去。
我曾上过一门内容繁复、体系庞大的课,这是被学长学姐推荐的。坐满200人的教室里,老师不可能花20分钟点名。而期末一篇论文的任务量,对于当时狂追绩点的我来说,“性价比”很高。记得论文我写得非常长,字数奇多,好像写得越多,对这门课理解越深似的——当然也有几分愧疚的作用,想证明这个学期过得值得。
因为绩点的压力,大学生活没我想得那么轻松有趣。那些传说中“上大学就解放了”的日子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考试周通宵明亮的自习室、焦虑疲惫的身影和0.01分之差就可能相差好几位的排名。
绩点争夺战当然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为了缓解“唯分数论”的现象,保研排名从只看成绩,变成了成绩占80%,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各占10%。然而这又引发新的追捧,为了提升科研水平,很多同学为参加学术竞赛,但5个人的调研小组中,总会有一两个人在“划水”,贡献很少,却也能拿到加分。当然,还有同学盯住“综合素质”,参加了太多学生工作,以至于耽误课内学习……我只能说是各走各的道吧,他们总会盯着加分指标加满了才罢休。
一到期末,对绩点敏感会达到峰值,考试周各种“锦鲤图”风行朋友圈。等到考完,出分又是一个个“步步惊心”的时刻。有次期末考试完,我正在后海滑冰,突然看到群里已经查到成绩的同学叫苦连天,我连忙抓住冰场栏杆停下,屏住呼吸查询这门高达4学分的专业课。幸好,成绩比预想中要好得多,总绩点因为这场“胜利”上升了不少,那一刻周围的冷风也是幸福的,我长舒一口气加入拥挤的人群中去,这学期终于“安全”结束了。
回顾4年的生活,为了保住绩点,我的确错过了许多有趣却没法为综合排名加分的事。那些精彩的、我感觉真能学到东西的课,因为怕被“拉分”,我没选,但有时候,我会挤出时间去旁听。周末路过草坪,吉他协会的乐队在为演出排练,轮滑协会的队员自由地穿梭。我会羡慕地望着他们,但却和那些时刻把绩点揣在心里的同学,径直走向了图书馆……如果重来一次,我是否还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度过4年呢?我想我可能做不到完全“免俗”,不考虑绩点的规则,但也许会尽量调整,少一点功利,在学业发展和完成指标中努力平衡。
王俞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