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擦玻璃、清洗厕所……21岁的罗益带领6名同学认真打扫学校3号宿舍楼的每一处角落。罗益是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化工装备专业18级的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树立责任意识,该校自2009年起在全校学生中组织劳动教育,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来自广东珠海的罗益从小生活在农村,当听说学校要求全体同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时,他与同学们都很困惑:“大学生就是来学习打扫卫生的吗?”
第一天,全班20名同学有的打扫学校的主干道马路,有的清扫教学楼、人工湖外围。罗益选择了“苦差事”——打扫公共卫生间,有5名同学与他共同“作战”。
由于害怕把鞋子弄脏、弄湿,同学们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打扫公共厕所时,刺鼻的味道、泛黄的污渍……让不少同学感到“崩溃”。作为劳动教导员,宿舍阿姨带来了“清洁神器”。在她的示范下,同学们开始喷洒消毒水、并用毛刷清除污渍。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公共厕所焕然一新。
“清洁卫生真不容易,我们以后不能再破坏环境了。”罗益与同学们从此自觉担任起了校园环境的守护者。
出生于1999年的扬州姑娘韩慧平时在家很少干家务,这次被分配打扫教学楼,从早上7点半一直忙到下午近5点。“完成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才能拿到相应学分顺利毕业。”这是韩慧最初的想法。经过一周的实践,当她再看到有同学随地乱扔垃圾,就会出面劝阻,性格内向的她开始与校园不文明行为一次次“交锋”。
“通过劳动教育,我们希望学生尊重劳动、学会感恩。”该校学生工作处张老师说。
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不少家长甚至老师都质疑过这种“另类”的教学方式,“大学生要不要进行劳动教育”也成为热议话题。但在11年的坚持中,该校近1.2万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劳动教育,并在其中收获成长。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该校党委书记叶立生表示,学校将继续延续以劳动立德树人的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深化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劳动教育新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以创造性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左智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