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庞大坚硬的机器也可以拥有一双神奇的、柔软的“手”,温柔地抓取食物、采摘果实。4年前,高少龙和他的3名校友,为了将这双柔软的“手”变为现实,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门附近的一间30平方米办公室里,一头扎进了软体机器人研发的蓝海里。
那时候,高少龙还没想到事业能够做得这么大:全球范围内软体机器人制造领域唯二的成熟公司之一,另一家在美国。他觉得,有机会争得行业第一,为什么不努力呢?
软体机器人技术是传统机械行业里颠覆性原理级创新,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形态,酝酿着无限可能。今年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手编撰的《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软体机器人已成全球前沿技术热点。
可在2016年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他们正处在一片空白的“无人区”。
“无人区”里搏一搏,没准儿“单车就变了摩托”
高少龙经常用“哀鸿遍野”调侃读书时的机械行业,虽然逃过了“双手沾满机油”的工作,但留校当老师让刚满30岁的高少龙感觉还是太枯燥了。
一篇由师兄带回的软体机器人技术相关论文打破了这份“枯燥”。“沉寂50多年的机械行业竟然还有这类原理性创新”,当时,实验室里都沸腾了。高少龙也很兴奋,兴奋之余,他很想为了这种“难得的机遇”搏一把,“读机械专业这么多年,我还是有底气的。没准儿搏一搏,单车就变了摩托”。
再三考虑后,高少龙辞了职,和几名校友自筹几百万元启动资金,率先走进了软体机器人研究的“无人区”。这片“无人区”毫无参照可言,一切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取得小成功就向前继续,失败了就换个方向继续走。
起初,他们用市面上的硅胶材料生产了测试夹爪,可抓取异形物品几百次后就坏掉了,根本满足不了工业生产使用。“这怎么能行?”他们不得不从最基础的硅胶材料研发做起。
在几千种材料中多次对比、反复实验,在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中,夹爪的寿命也在增长。可是,“多长的使用寿命才算符合标准?”面对空白的国内市场和信息闭塞的国际市场,高少龙硬着头皮一拍脑袋,“那就300万次”。那时他们还不知道,在美国唯一的竞争对手的产品,寿命为30万次,仅是他们的十分之一。
问题接踵而至,但高少龙选择了“正面刚”。即使让夹爪不分昼夜进行抓取,完成一次标准的寿命测试也要长达3个月。很长一段时间里,夹爪根本不能达标,一次次地重新开始严重拖延了研发节奏。
“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团队再三研究,一个全新的方案浮出水面:把寿命测试搬进计算机程序里。几个月后,这套数字化科学研究体系初见成效,以前笨拙地“苦等三个月”,变成了“喝杯茶”的时间,几分钟就搞定了。如今,公司不仅基本实现了软体机器人数字化设计,产品迭代速度也大大提升。
“小蚂蚁”边吃“大蛋糕”边推动建立行业标准
第一代产品推出,公司客户就主动“送上了门”。
一家机代工厂从当时的一篇微信文章上看到了软体机器人概念,非常周折地找到了他们,下了一笔急单。订单量虽然不算太多,但只给了他们两个月的生产时间。没有自己工厂的他们第一次吃了产能告急的亏,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他们仅生产出100多万元的产品。
“必须要建工厂!”自此两年里,他们建立了两家工厂:一家工厂生产核心产品即柔性夹爪,一家公司生产相关生产线上使用的设备。
慢慢地,开始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客户找上门来,可夹爪的销量却远没有想象中火爆。一家食品公司找来,第一次仅买了8套夹爪,用来做蛋饺分选。夹爪设备在生产线上可以高效率代替人工,“为什么不多配备智能夹爪呢?”原来,生产线上的老设备还没到淘汰期,还不能全部换新,一旦到了淘汰期,生产线改造才能进行。这让他们放下了心,“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市场还是要慢慢培育”。
随着人工成本的持续提高和产业自动化升级的诉求,市场对软体机器人的呼声在不断扩大,软体机器人细分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拐点。没多久,上述那家食品公司又找来,一次性购入300多套设备。
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远比待在实验室里要面临的问题多。一次与客户的交流,让他们发现整个行业有个“很可笑”的大问题:设备维修进行沟通时,他们自己称其为“夹爪”,用户中有人叫它“手指”,有人叫它“执行器”,还有人叫它别的名称。从零部件名称到定损名称,没有任何统一概念,高少龙他们专门查阅了国外的行业相关资料,发现也没有既定的行业标准。“这怎么交流?”
行业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标准的建立,这些年,他们一点点从细枝末节进行标准归纳,推着行业向前发展。
“有时候也羞于说,我们竟然也能成为行业第一”,高少龙至今都觉得,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年产能已达1亿元的他们仍然感觉是“小蚂蚁在吃大蛋糕”,产能上的不足,也将是他们长期面临的问题。
有雄心壮志,但路还得一步一步走
今年,“夹爪”又有了新伙伴——SRT软甲手部康复机器人,帮助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手部康复训练。这款产品是公司正式进军医疗行业的“代表作”。
可最初,公司的新业务方向没有被投资人认可。“一直深耕一个细分垂直领域不好吗?”投资人还是希望他们的项目“小而美、产业链精准”。
高少龙理解投资人的建议,但这个在他们心中盘桓了4年的想法实在难以割舍。经过多方沟通,他们终究顶住了压力,用了4个月时间将这款医疗康复机器人推出,填补了手部康复器具的空白。
之所以研发这款医疗康复产品,是源于他们发现很多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后,家属往往还需要请假3个月去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黄金康复期结束后,他们往往还要面临终生的训练,“胳膊的康复训练可以靠自己,但手部康复必须要有人帮助”。
SRT软甲手部康复机器人是一台主机连接着一只特别的“手套”,患者把这“手套”戴在手上,就可以由机器人协助进行柔性关节训练。高少龙觉得,“康复机器人的销售价格并不高,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感,技术终究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类”。
其实,在这款产品研发之前,高少龙设想过研发假肢。但是假肢的连接处必须由医院进行操作,同时还涉及骨骼支撑,而他们擅长的软体机器人只是“肌肉”层面,于他们而言设计研发周期太长了,“虽然我们有雄心壮志,但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创业4年,高少龙一直觉得这是一段“幸福的旅程”。在他看来,“我们赶上了技术创业的黄金时代,就像软体机器人技术传入国内恰好被我们了解,不是我们选择了技术,而是技术选择了我们。”
“曾经在改革开放的很长时间里,国外一直是我们对标的标杆,学习他们的科技、体系甚至消费市场,这样形成的路径依赖是非常有害的。中国就应该有中国的特点,在技术和产品上永远争第一,不断吸收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技术创业公司的本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