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全员246万余份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11月24日晚,天津市第155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这个好消息。
11月7日以来,天津滨海新区连续发现了11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中招儿者有冷链装卸工人,也有普通社区居民。大家心中疑惑:这波病毒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传染人的?
为将看不见的病毒一网打尽,天津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病毒追踪战。
同样源自进口冷链食品的两起疫情并无关联
11月7日,外省一则通报打破了天津连续140多天无本土新发新冠肺炎病例的平静——经天津的境外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次日凌晨,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海联冷库1名装卸工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随后到该冷库拉货的司机也被确诊。
天津立即对全市冷链从业人员和冷冻货品开展核酸检测排查。11月10日,在滨海新区东疆港,冷链搬运工王某某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他所居住的东疆港区瞰海轩小区10天内接连发现了8名新冠病毒感染者。
两起疫情发生的时间相近、地点相近,特别是感染者的职业都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彼此间有何相关性?对此,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称,海联冷库与瞰海轩小区的共同点都是由物“染”人,但两起疫情并无关联,属独立发病。这样的结论来自于对病毒的基因检测结果。海联冷库的病毒基因属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Ⅰ,而在瞰海轩小区出现的病毒基因属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Ⅱ。
值得注意的是,前者的病毒传播模式是从物到人;而后者因为病毒被感染者带入社区进一步传播,在小区个别居民中出现了人传人。
同一小区3栋楼中检测到病毒
在瞰海轩小区,继王某某之后,在对小区全体居民进行的核酸检测中,又发现了与王某某同住在4号楼的3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1人为确诊病例。11月18日,天津市对小区全体居民进行了第二次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抗体检测,又排查出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们居住或工作在19号楼。值得注意的是,4号楼与19号楼不相邻。
疾控人员将两栋楼里出现的病例携带的病毒基因进行了比对,发现其感染源一致。这意味着,两者间应存传染链条。
在后续追查分析不同楼栋中的监控录像后,疾控人员发现,11月9日居住在4号楼的王某某在被检出核酸阳性之前,曾乘坐电梯,并在电梯间多次咳嗽,其间未佩戴口罩。监控显示,就在王某某离开电梯的1分55秒后,康某一家进入电梯,均未戴口罩。“这么短时间,空气中的飞沫还未沉降,这应该是造成康某感染的关键细节。”张颖分析。
那么,病毒是如何从4号楼跑到19号楼的呢?公安民警和疾控人员进行了图像的甄别,终于“破案”。
新的目标出现了,病毒出现过的4号楼和19号楼里的居民,曾在9号楼中有人员交叉的情况。而在9号楼里,既住着4号楼感染者王某某的工友,也住着在19号楼里工作的申某的同事。9日晚,王某某曾去9号楼找他的工友,期间在电梯里咳嗽、打喷嚏,整个过程依旧没有戴口罩。10日,19号楼的申某曾去9号楼找他的同事,其间乘坐了电梯,又返回19号楼。10日下午,申某的这位同事又曾去19号楼参加聚餐。
疾控人员在9号楼的电梯中多点取样,均发现核酸阳性的检测结果。张颖分析,这并不是直接的人传人,而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两栋楼之间的病毒传播,属于机械性沾染的传播,“重点的部位就是电梯,还有楼门把手”。
张颖认为,这起疫情带来很大启示,即必须要坚持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勤开窗通风,尤其是进入电梯这样的密闭空间及到公共场所时一定要戴口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