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胜战先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1月26日   07 版)

    战备日,“红一营”官兵进行应急出动演练。刘健/摄

    深秋时分的燕赵大地,某训练场上硝烟弥漫,铁甲轰鸣。隆隆炮声中,数辆装甲突击车呈战斗队型飞驰而出,火力全开,远处“敌方”堡垒瞬间被火光吞没。

    正在进行进攻战术训练的是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红一营”,它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一营。90多年前,这支由我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被誉为“开路先锋”。90多年后,历经31次番号变更,“红一营”成为一支新时代的合成劲旅。

    “这么多年转隶变更,‘红一营’的营魂始终没变。”教导员路金方说,“那是流在一茬茬官兵骨子里的血脉:勇挑重担、勇当先锋。”

    血脉

    “红一营”营部的走廊里,墙壁上贴着一条鲜红的时间轴,24张代表营史中关键节点的海报散落悬挂,标注着南昌起义、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战等赫赫有名的战斗。

    “‘红一营’的历史几乎就是微缩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在这样一个单位当兵,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走在一张张记录历史的海报边,教导员路金方时常想起多年前,第一次来到“红一营”时的情景。

    2003年,16岁的路金方来到“红一营”一连。第一次走进荣誉室,他惊呆了。

    “那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贴在墙上,文物摆在那里,比任何荣誉奖牌都更耀眼。那些从小历史书里讲述的著名战役和英雄先烈们,一下子就出现在了眼前。”路金方说。在这里,他看到了当年一营官兵跟随朱德总司令挑粮食用的扁担,看到一截锈迹斑斑的泸定桥铁索,和一把曾经在战火中吹响无数次的军号。

    路金方感受到了一种“血脉相传的力量”。17年后,路金方开始担任“红一营”教导员,上任的那天,他站在野外驻训场上,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望着他,路金方下定决心“必须把历史血脉接下去,传承好”。

    没事的时候,路金方喜欢给年轻的战友们讲述营队故事,“强渡乌江”是路金方最喜欢讲的战斗之一。1935年1月3日,红1军团2师4团1营1连官兵顶着敌人猛烈火力,利用竹筏强渡乌江,一举占领了敌江防司令部,被授予“强渡乌江模范连”称号。这支英雄的连队,正是如今“红一营”装步一连的前身。

    “这不单单是讲述一段历史,更是在走进那段英雄岁月,触摸那种英雄精神。”路金方动情地说,“先辈的精神感召着今天的我们。”

    装步二连指导员宋超凡对此深有感触。2014年,他作为新排长被分配到二连,走进连队的第一眼,便看到了贴在楼门口的一句连训:要桥不要命。

    “1935年5月29日,我们连的22名勇士顶着狂风暴雨和敌人的枪林弹雨,跨过13条铁索,夺下泸定桥。再大的风浪,再猛烈的攻击都没能把他们打退,先辈是用生命告诉我们,一营的兵绝不后退!”曾担任荣誉室解说员的宋超凡谈起那段历史,眼眶又湿润了。

    正是这种“绝不后退”的力量改变了宋超凡。最初,宋超凡因为患有缺铁性贫血症,一跑步就容易头晕。但“军人就要咬牙上”。为了不拖连队后腿,宋超凡一有时间就加练,强迫自己适应训练。有时吃饭前只有10分钟空闲,他也要去训练场跑上几圈。一个多月后,新排长集训队武装越野5公里考核,宋超凡跑进前3名。

    “这是种无声的力量。官兵们会拼尽一切,守护这份荣誉。”路金方记得,今年旅里组织首届“铁军杯”军事体育运动会,一营上等兵陈乐单杠卷身上做了78个,拿下全旅第一。松开单杠走出人群,路金方震惊地发现陈乐的手掌血肉模糊,肚皮竟也磨破了。事后一问才得知,是因为上场前他听说前面有选手做了73个,便一心要超过,“一营的兵必须争第一”。

    一连列兵王梓丞也参加了这次比武。拉单杠时,王梓丞拉了一阵就感觉筋疲力尽再也拉不上去了,就在他想要放弃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将一面连旗插到了他对面。

    “对于官兵们来说,荣誉是最大的激励,一面连旗比讲什么大道理都管用!”路金方感慨万千。在那之后,王梓丞一扫疲惫,像“重新上了发条”,一举夺得该项目第一名。

    打赢

    火炮技师赵金鹏明白那种感觉。在一营待了10年,这位老兵感叹,“一营的兵就应该争先锋、打胜仗,没什么可说的”。

    2016年,赵金鹏就打了一场“胜仗”。那一年,首届“中部铁拳-坦克·铁骑”比武拉开序幕,赵金鹏代表一营参赛。备战的一个多月里,他每天睡不到4个小时,其他时间几乎全部用来练习实弹射击,“快把自己钉在了车里”。那段日子,他瘦了10公斤,打出几千发实弹。

    7月的青铜峡狂风呼啸,沙尘漫天,比武在这样的大风沙天气中正式开始。当时“风速达到10-15米/秒,从来没在这样的大风中射击过”。赵金鹏记得,风最大的时候,车身被吹得直摇晃,黄沙卷起,“什么也看不清”。

    “战场本就没有条件可挑选。先辈能打赢,我们难道要被一场风困住吗?”车厢内,赵金鹏死死盯住目标靶,逮住每次风小的空档果断射击。最终,9个目标,他所在的车组打中了6个。

    走出战车,得知车组最终拿下第一名后,赵金鹏望着漫天的风沙,心满意足地笑了。

    一年后,“神炮手”赵金鹏和“红一营”一起,要打一场“更大的仗”。

    2017年,“红一营”转型成为合成营,迎来了整编和移防的双重考验。营长张松记得,6月刚移防来到驻地时,营区破败狭小,连个像样的训练场都没有。为了不耽误训练进度,新训练场建成前的几个月,官兵们在营区最偏僻处的一个小靶场训练。驾驶训练时,一名连长带着二三十名官兵,轮换登车训练。

    赵金鹏忘不了那段日子。转型初期更换新装备,他要放下曾经磨合了7年的老装备,开始重新学习某新型火炮。没有前人的训练经验可循,没有资料可查,一切从头开始。赵金鹏和战友“厚着脸皮”去已经配备该型装备的兄弟单位“蹭训”。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别人训练,赵金鹏就在训练场周围转。有战友笑他,“老赵,一把年纪了还来偷师啊”。“老赵”也不恼,反而乐呵呵地凑上去,好脾气地问:“能不能教教我?”

    “军人是为了打仗的。在战斗力面前,面子啥的都不值一提。”赵金鹏说,“先辈们用生命换来这么多战功,作为后来者,决不能给‘红一营’荣誉抹黑。”

    今年5月,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红一营”挑战该型火炮的射击极限。赵金鹏带领车组第一个上场,三发全中,打出了3000米的极限射击距离。

    浓郁的战味儿和对胜利的追求,也在吸引着中士侯兴继加入“战斗”。2017年调整改革后,侯兴继来到“红一营”,开始接触反坦克导弹。

    对于这位炊事班出身的“新手”来说,“从拿菜刀变成发射导弹,几乎是两眼一抹黑”。不会架设撤收,侯兴继就泡在训练场,反复练习直至手掌磨破。新装备没有训练教材,他就和班长刘建一起,“厚着脸皮”给院校教授打电话,“死缠烂打”讨来一份。

    “来到‘红一营’,能感到一种莫名的感染力。这支部队骨子里的血性会催着每一个人往前走。”侯兴继说,在这里,他找到了一种“时刻冲锋的感觉”。

    今年7月,全旅组织某新型反坦克导弹首次实弹射击演练,侯兴继奉命代表一营上场,打出首发实弹。

    广袤的戈壁滩荒无人烟,目标靶在几千米外。侯兴继走上射手位置,他有些紧张。侯兴继深呼吸,反复在脑海中回忆所有操作流程,他能感觉到背后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

    作为“一营的兵”,侯兴继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必须打中”,但真正开始射击那一刻,他忘掉了所有杂念。侯兴继的眼中只有目标靶,他全神贯注地调整弹道,不断调整对准瞄准线。导弹发射后,他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微调,时间好像被放慢了,他看着那枚导弹向瞄准线相交的十字架中心飞去。

    火力连指导员闫昭昭在外围警戒,他看到天空中一道火光飞快划过,向预定目标呼啸而去。几秒钟后,光团轰然炸开,目标靶瞬间淹没在滚滚黑烟中。

    “中了!打中了!”“首发命中!”现场一片沸腾,所有人都在高喊、鼓掌。侯兴继走下战位,和战友紧紧拥抱在一起,他听到人群中有人在喊,“是侯班长打的”。

    “以前想要扛起‘红一营’这面旗,但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到。”回忆起那一刻,侯兴继依旧兴奋,他自豪地挺起胸膛,“现在终于可以说:我能做到!”

    张松认为,“红一营”的兵有一个共同点:本领恐慌。“怕打不好,怕被别人落下”。

    “一营的官兵就要勇挑重担,勇当先锋,这是老一辈在战火中留下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本事打仗,能打胜仗。”张松说,“现在兵种力量合成了、作战力量多元了,单位编制体制有了新变化,但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直没变。”

    守护

    在“红一营”,每年评选“新时代22勇士”是一件大事。起初在二连,后来扩展到全营。5月29日飞夺泸定桥纪念日那天,一营会为新选出的22名“勇士”表彰颁奖。

    “‘勇挑重担、勇当先锋’的信念流淌在每一名‘红一营’官兵的血脉里。”张松说。在一营营房对面,“强渡乌江连”“飞夺泸定桥连”等各连连旗和一面营旗并排竖立,官兵们走出楼门就能看到。每晚点名结束后,装步二连官兵仍会一起大声喊出那句战争年代流传下来的口号:要桥不要命。

    闫昭昭认为,“这是一种先锋的力量。”“前人在战场上开路,从不退缩。如今到了和平年代,血脉的传承不只在战场上,而是体现在日常训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017年,闫昭昭奉命执行援藏任务。任务紧急,乘机抵达拉萨那天,他没有做任何缓冲,便直接上了5400米的高海拔营区。

    那时,闫昭昭的孩子刚出生不到一个月,接到任务后,他二话没说背上包就出发了。

    “有任务就要上。”闫昭昭坦言,离开单位的那天,他“也做好了一去不回的准备”。

    在西藏海拔近6000米的雪山上,闫昭昭和边防官兵一起巡线。他记得第一次巡逻时,缺氧和寒冷让他“几乎崩溃”。他走得头晕、想吐,拖着双腿往前,好像没了知觉。

    但他忘不了到达点位展开国旗那一刻。闫昭昭不由自主地想要站直、整理军装,官兵们手执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域高原上展开宣示主权,闫昭昭激动地哭了。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先辈守护的祖国,现在轮到我了。”漫天风雪中,闫昭昭感到一股热血在翻涌,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卫好这片土地。”

    2018年,“红一营”被选为第一批维和待命步兵营。此前,一营只有个别官兵参加过维和任务。为了尽快做好准备,张松找来那些参加过维和任务的战友,又四处向其他单位打听,请教维和经验。

    正式考评前的一个多月里,一营把训练场彻底打造成“准维和营区”,他们在训练场上挖战壕,模拟出任务地区的环境。一座蓝色的营区模拟大门也被建起,至今立在训练场一端。

    赵金鹏在这段时间里“知识水平提高了不少”。他担心考评时英文不过关被“刷下来”,就把空余时间都拿来学习英语。这个高中学历的老兵重新捧起英语课本,甚至还专门做了个词汇手册随身携带。

    联合国考评组对“红一营”官兵竖起了大拇指。正式考评那天,所有课目有条不紊地展开,赵金鹏听到一位外国考官连声赞叹“good”。

    在路金方看来,新时代的“红一营”也在展现出新的风貌,“就像评选‘新时代22勇士’,以前看谁能打,谁有胆魄,如今考评的要素更多了,谁素质高,谁有才艺,都要算在内。”

    赵金鹏曾3次被评选为“新时代22勇士”,他深切感受到多年来“勇士精神”的变与不变。“以前主要比军事素质,现在还要看知识水平、理论素质、思想觉悟,都要拿得出手。”尽管维和考评已经过去,但他仍在学习英语,期待着有一天能去维和战场“练一把”。

    在“红一营”当兵的这10年,赵金鹏4次去泸定桥遗址参观。今年结婚前,他专门带着未婚妻去了一趟。站在陡峭的山崖边,每个人都会肃然起敬,感叹“当年的先辈们怎么这么英勇呢”。

    路金方知道答案。在“红一营”官兵宿舍的床头上,他看过很多人小心贴上的纸卡片,上面写着自己对来年的期待:“希望成为22勇士”“明年转士官留下”“争取明年入党……”

    在他们的床下柜子里,一套套战斗装具整齐摆放,叠成最趁手的样子。水壶则永远灌满水,“一声令下,拎起来随时能走”。

    路金方说,“这么多年,‘红一营’官兵始终在用行动表达一句话,那就是,我们时刻准备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1月26日 07 版

胜战先锋
中国退役军人工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退役军人保障法新闻通气会
“黑科技”上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