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声讨“绩点”的大学舆论热潮,很像前些年媒体讨伐收视率、阅读量、发行量时的情绪,一副“忍够了”的集体愤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课的作业中,很多同学都写到了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绩点,大家所表现出的复杂感受。既恨其泯灭了自己的兴趣,让成功压倒了成长,在极度竞争和同伴PK的消耗中“内卷”得精疲力竭;又觉得绩点作为大学的一种筛选和竞争机制无可厚非,奖学金、保研、就业、出国等涉及资源分配的环节需要一个客观评价机制,绩点可能是最公平的评价标准。
让我高兴的是,评论班的同学们在分析“绩点困境”时,并没有跟风把矛头指向作为评价机制的绩点标准,而是反思自身对绩点的态度,很多时候不是绩点不行,而是自己不行。比如有的同学看到了“内卷”之“内”,陷在小群体内部世界内耗的大学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的同学看到了“认清你自己”是解决竞争焦虑的最好办法,意识到自己缺乏哪方面的才能,绝不是多残酷的事。有的同学同样看到了“自我认识教育的缺位”,“弄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能是内卷之源。有的同学分析了成绩与知识的割裂,有的同学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当我们眼中每一科目的价值化为成绩的数字时,反而会忽视对这一科目本身知识的重视”。有的同学批评了那种把“内卷”当便利贴的矫情,别把甩锅“内卷”当成逃避奋斗和拒绝努力的托辞。
我尤其喜欢一位同学的反身叩问:我不在乎绩点,我配吗?
一个“配”字说到了关键,面对绩点的筛选,可能多数人都不配吐槽和藐视它。如果你想清楚了自己的未来,不去以绩点争奖学金、保研和出国机会,那你可以藐视它。如果你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十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有一个远比绩点高远的目标,那你可以藐视它。如果你足够优秀,在大学里取得了比绩点重要的成绩,这个成绩能让别人忘掉你的绩点,你可以藐视它。如果你在大学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思想丰富而厚重,眼中有光芒,内心充实宁静,那你可以藐视它。如果这些都没有,目光迷茫,不清楚未来,腹中空空,缺乏知识自信,那就老老实实去拼绩点吧。
绩点是大学一个重要的筛选机制,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会被绩点淹死。哲学教授刘擎读博士的时候,抱怨专业训练中的各种规制和条条框框,束缚住自己思考。导师对他说,你要是连专业训练的关都过不了,就别指望成为什么思想家。大多数博士生毕业了就是个专业工作者,没有多少人会成为真正的思想家或者政治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是经过这些专业训练以后,还能跳出来的,还能回到哲学问题。真正的哲学家不会被专业训练淹没的,你要淹死了的就活该,我们不需要这么多。言下之意,专业训练是一个过滤天才的机制。
绩点是一种类似的考核和筛选机制,也是大学竞争的一个门槛,驾驭和超越了它,你才能追求卓越。绩点制度预设的前提是,大学生为自己的前途负责,专业学习和知识获得是自己的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数字。像那种为了一个高绩点而选“水课”,通过各种精明算计和理性经营的选课,巧妙绕过有知识难度和挑战性的课程,选“什么都学不到”却有高绩点的课,那岂是绩点的问题?完全是自己欺骗自己。貌似钻了绩点空子,其实是在自我内卷中被绩点所过滤,淹死在绩点筛选中。
不要怕绩点会埋没人才和大师,哪有那么多人才?绩点关都过不了,谈何人才?绩点门槛面前都那么迷茫,或内卷其中,或将其当成终点,或在精致算计中放弃真正的知识追求,这样的人只是在大学里延续着高考中“最好的考生”之身份,永远不会成为最好的人才。
大学考核需要绩点,尤其刚进大学,根本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又失去了高考那样明晰的目标,很容易迷茫松懈。当你进入大学还没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要追求什么,不知道4年怎么度过,那就先奔着绩点去努力,肯定没错。绩点的意义首先在于公正考核,即使有问题,也是公平地承担。这只是一种评价标准,不是唯一标准,更不是终极标准。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在底线的绩点筛选中让一个人去超越绩点,在多元发展方向中去成就在知识上最饱满的自己。超越绩点有这样几重含义:一是能驾驭绩点,而不是被绩点所驾驭;二是看到绩点的工具性,赋予绩点饱满的知识内涵;三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认识自己,让心灵有比绩点更充实的依托。
这是一个让自己有资格去藐视绩点的过程,当你越过了这个针对每个普通学生的筛选标准,或者内心有了自己坚定的标准,看到了大学之外更高远的标准,你才可能跳出绩点半径向外去追求卓越,在广阔的世界中舒展自我,与“人才”而不是“考生”竞争。这可能也是在大学努力的意义,缩短为绩点所惑的迷茫时间和功利阶段,不被绩点卷耗,有更多的空间发展自由的自我。
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