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感悟领袖关怀 勇担青春使命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贺军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2月02日   02 版)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宏伟蓝图和2035年的美好愿景,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使命光荣。如何书写无悔的青春?这是历史的叩问,也是国家的期许、个人的关切。《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给了我们启迪。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就是希望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希望广大团干部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青年群众工作的艺术和方法,全面提升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能力水平。

    一、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再领会、再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为我们追根溯源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素材。

    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我们能够真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深厚实践根基。思想源于实践,思想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25篇采访实录既有从1984年至今、历时36年的时间线,也有从县到市到省、涵盖全国东西南北中的空间线。习近平同志几十年来用实际行动为“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提供了权威注解;以“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等一句句金句带给当代青年深刻的启迪。可以说,系列采访实录中的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回忆,无不闪耀着思想的火花,从中我们能充分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源流之绵长、根基之深厚。

    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我们能够真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炽热情感。伟大的思想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既展现思考的深度,也传递情感的温度。在25篇采访实录中,许多受访者都饱含深情地回忆起习近平同志当时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细节,这些细节无不折射出习近平同志和大学生在一起时,他的内心是炽热的,正是这份炽热给大家留下了温暖而难忘的记忆。面对深夜到访、素不相识的大学生,当时已是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不但没有见怪,还热情接待、约定第二天到办公室深聊;在参加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会细心地和每一位同学握手,主动侧着身子面向发言的同学。这样的细节在采访实录里还有很多,这些细节之所以成为大家难忘的记忆,就是因为小细节彰显大情怀、折射大人格,随性之举尤见真情,也尤为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

    二、新时代大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和人民对大学生寄予无限期待,时代也赋予大学生以光荣责任。习近平同志和大学生朋友们在一起时,聊的最多的主题就是青年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大学生群体,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勉励与教诲各有侧重,将这些勉励和教诲综合起来,就是指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宝典。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大学生。1987年,习近平同志在张宏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志存高远 行循自然”八个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大学考察时,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几十年来,“志存高远”是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大学生反复强调的期望要求,殷殷之情溢于言表。新时代大学生生长在物质条件丰裕、职业选择多样、社会思潮激荡的新环境,既有立大志向、干大事业的难得机遇,社会上也有一些消磨意志、令人迷茫的腐蚀剂。新时代大学生要牢记“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古训,经得住考验,抓得住机遇,努力成为有志青年。立大志向首先就要站得高。习近平同志在和青年大学生交流时,常常谈到大我和小我的关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站得足够高,才能突破个人立场、视野的局限性,才能全面把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辨析纷繁复杂的现象和矛盾,真正看清大势大局,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其次还要看得远。人在年轻时就要树立远大理想,找到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并努力坚持下去。要立长志、不要长立志,只有看得远,才能做到淡定从容、坦然自若,才不会纠结于一时一事的成败。最后还要立得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终会脱颖而出”的道理,立足每一个平凡岗位,干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切实克服“激情有余、韧性不足”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练就过硬本领,做有才气的新时代大学生。习近平同志在和大学生朋友们交流谈心时,不仅强调学习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而且传授如何学好本领、增长才干的有效方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条。第一,在点滴积累中长本事。习近平同志讲:“一个举重运动员破世界纪录,不是他‘天生丽质’,一下就举起200公斤,而是一点儿一点儿加起来的,干大事都要一点儿一点儿地积累。”这个例子十分形象地告诉大学生们,练真本领靠的是点滴积累,要花时间去沉淀、凭毅力去坚持,必须耐得住寂寞,没有捷径可走。现在,各种所谓的成功学、速成课层出不穷,很多都是大忽悠,迎合了社会上存在的浮躁心态。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教诲,在学知识、长本领的问题上“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第二,到人民群众和基层实践中去长本事。习近平同志告诫大学生朋友们,“不要认为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是高超、万能的,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真正的才气不是自命清高、和基层群众格格不入,真本事是要群众认可的,是要经过基层实践检验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放低身段,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之中,在基层实践和群众指导下淬炼真知,更好成长为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有用之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勇于开拓创新,做有锐气的新时代大学生。大学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大学生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习近平同志十分关心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造潜力激发,经常勉励大家要从“会读书的人”变成“会创造的人”,争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了首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鲜明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和创新自觉,充分认识到在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必须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在各条战线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硬核支撑。新时代大学生要摒弃世故圆滑、精明油腻的所谓“成熟”,始终精神舒展、生气勃发地面对生活和工作,敢于直面挑战,善于推陈出新,拿出青春该有的样子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就要矢志艰苦奋斗,做有骨气的新时代大学生。“自找苦吃”,这是当年不少大学生感到既印象深刻、也影响深刻的人生指引。习近平同志讲:“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这是一份人生磨练,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自找苦吃”就是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论生活条件是好是坏,都要保持艰苦奋斗、永久奋斗的前进姿态。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讲,这既是极富针对性的人生提点,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要求。回顾历史、观察当下、展望未来,国家和民族之间竞争的接力赛是没有终点的。我们能看见的是不少国家和民族在这场接力赛中被淘汰出局,但还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宣称已经到达成功的终点,因为时间不会停止、赛跑还在继续。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大学生千万不能坐享其成、耽于安逸,必须继续奋力把自己这一棒跑得更快更稳。要有那么一股“你越卡我脖子,我的脖子就越硬”的不服输、不信邪的劲头,骨头硬、敢斗争,咬紧牙、肯吃苦,用我们的不懈奋斗来换取青春出彩的人生价值,捍卫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新时代团干部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努力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读完25篇采访实录,我们能够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既是这么要求的,更是几十年如一日这么亲身实践的,为全党作出了示范,更为广大团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看齐的标杆。

    做青年工作,要真不要装。习近平同志和大学生交流交往,每一次都是发乎内心、出自本色。无论身在什么地方、身处什么岗位,他总希望找各种机会和青年人在一起,总想着和青年人多交流。上世纪80年代,书信往来是大学生们主要的交流方式,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给包括河北农大在内的全国各大学正定籍大学生写信,通报家乡发展情况,鼓励大家学成回乡贡献力量。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校园刊物《闽东大学生》上,深情寄语在祖国各地学习的闽东大学生。据大家回忆,寄语在当时属于创新之举。这些和青年人交流的方式,习近平同志一直坚持到现在。他和青年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发自内心地赞美青春、肯定青年。“你们年轻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这么伟大的目标,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看你们的了!”“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许多青年朋友讲,听到这些话语总觉得很激动,感到内心暖暖的。新时代团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首先就要培养对青年人的这种真挚感情,发自内心地感到青年之可爱、青春之可贵,主动和各行各业的普通青年交知心朋友。只有培养起对青年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才能掌握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通关密码。

    做青年工作,要导不要哄。习近平同志做青年工作,从来不是一味地迎合青年,对于青年群体可能存在的问题、可能遇到的考验,总是毫不避讳、直言相告。他会贴心地帮助青年消除困惑,告诉大家“年轻人对生活的结论不能下得太轻易、草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年轻一代应该结合中国的特点把握好自己的路,否则只能牢骚满腹、空悲叹”。他会坦率地指出青年存在的问题,告诫大家“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他会深入地给予青年指导,但只是给方向,不给画框,不给答案,引导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锻炼本领。正是这种亦师亦友、负责任、讲原则的引导,使得大学生们发自内心地佩服习近平同志、信任习近平同志、追随习近平同志。新时代团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就要准确把握不断分化的青年群体、多样多变的青年思想、更加丰富的青年需求,从思想的高度、用真理的力量去引导青年、赢得青年,不能当青年的“尾巴”,要走在青年前列、时代前列。

    做青年工作,要行不要论。古人讲:“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诲之所以能够让大家信服、愿意照着去做,就是因为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习近平同志要求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会告诉大家自己当初是如何在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大学生“自找苦吃”,同时也会告诉大家当初自己是怎么吃苦的;要求大学生刻苦学习知识,同时也会告诉大家当初自己是怎么学习的;要求大学生到基层去锻炼成长,同时也会告诉大家自己在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新时代的团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求青年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青年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青年人的榜样,努力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不断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增添感召力。

    《习近平和大学生朋友们》的文字是静止的、凝固的,但它所传递给读者的形象是生动的、鲜活的。我有一个十分强烈的阅读体验:开卷品读,眼前时时闪现的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青年之友;掩卷品味,脑海里逐渐浮现的是一个高大伟岸、举旗定向的青年导师。归根结底,贯穿其中的是青年气质,扑面而来的是青春气息。我们常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具有的青年气质、青春气息,展现的是党的领袖的崇高风范,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的品格。

    未来三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一瞬,但在中华民族千年发展史中必定是划时代的一页。时代赋予中国青年的使命极其光荣,责任极为艰巨。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在投身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之青春人生;广大团干部要向总书记学习,在全身心投入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中创造更加蓬勃之青春事业;至为关键的,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创造更加富强之青春中国。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贺军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2月02日 02 版

感悟领袖关怀 勇担青春使命
让青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下奋进
习书记的谆谆教导让我终身受益
牢记总书记教导 做新时代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是深受大学生爱戴的青年导师
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