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当民法典成为一种信仰

崔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01日   03 版)

    迎着2021年新年第一缕阳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这意味着我国公民权利保护迈入民法典新时代。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7编、1260条、10万多字,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婚姻继承、合同交易……一个人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都受到这部法典的保护,被誉为“公民权利保护宣言书”。

    民之法典,以民为本,一个“民”字千钧之重。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处处闪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立法宗旨。

    有这样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2020年深冬,由于某长租公寓爆雷,女青年小王面临被房东赶走的境遇,她拿起民法典和租房合同据理力争,最终维护了自己的居住权,被房东拆掉的门装了回来。她把民法典放在床头,说“这是我的信仰”。

    这真实的一幕告诉我们,民法典用以民为本的法律之光照进现实,宏大厚重的法典中每一条,都与你我息息相关。因之,让民众权益得保障,让经营讲诚信公平,让社会更和谐有序,是民法典的终极价值目标。

    当民法典成为一种信仰,则法律须得到尊崇与维护。公民人格尊严受保障。民法典单独列出人格权编,打上了以人为本、为民立法的鲜明烙印,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这些大写的权利印证着当今国人不仅要吃得饱、穿得暖,更要活得体面、活出尊严。

    当民法典成为一种信仰,则侵权者须付出相应代价。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侵扰私人生活安宁,甚至冒名顶替、剥夺他人受教育权,凡此种种,都要承担侵权责任。公民要善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面对校园霸凌、网络暴力、骚扰电话、人肉搜索大声说“不”!

    当民法典成为一种信仰,则人性化的细致呵护赋予法律温度。让“最优化”原则成为未成年人的“护身符”,从胎儿享有继承、接受赠与权利,到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特别是当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使未成年人处于监护“真空”时,民法典新增临时监护等多种形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起细密的保护网。

    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和法律素养,就会推动民法典尽快成为大家共同的信仰。

崔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01日 03 版

民法典来了!
当民法典成为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