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1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11日   02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指明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明确了2021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总书记的讲话,必将激发广大“三农”工作者的热情,推动更多资源配置于乡村振兴第一线,真抓实干,取得成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也给广大青年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广阔舞台。广大青年投身于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深化改革之中,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就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将重心工作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全党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将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更是要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为什么要将全党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决定的。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一切积极力量脱贫攻坚,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加快建设步伐。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全党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由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决定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继续发挥“三农”对经济社会全局的稳定和支撑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萧条。2021年世界经济将艰难复苏,不确定性很大。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世界经济冲击,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扩大农村消费和投资,更好地发挥农业农村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怎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地域上说,“三农”工作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脱贫地区也不例外。脱贫地区怎样推进乡村振兴?总体上说,脱贫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没有本质区别,但有附加工作,主要是对脆弱的脱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稳定现有政策,确保用于脱贫攻坚的公共资源只增不减,要使政策措施能不断改善,帮扶力量持续优化,还要探索新的更加有效帮扶方法,让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并不断拓展,让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及做法能够有效地移植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在西部地区脱贫县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

    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接近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相对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群体,农村仍然会存在一定规模的低收入群体,需要帮扶。相对于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内生发展动力面临不足的难题,自我发展面临能力不强的难题,需要帮扶。消除绝对贫困,就是不允许绝对贫困长期存在。只要出现绝对贫困,就应及时得到帮扶,并使相关人口不受绝对贫困困扰。在5年过渡期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在此基础上对具体政策措施进行调整优化。在帮扶对象上,有一类群体需要关注,这就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人口,不仅要让他们搬得出,而且还要让他们稳得住,能致富,这就要求必须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贫,让易地搬迁脱贫家庭劳动力有更多渠道就业,靠收入较快增长留住搬迁群众;要在新居住地点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靠更加便利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吸引搬迁群众。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方式上,除了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还需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还需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帮扶。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要更有助于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强化粮食安全和农副产品供应保障。无论农业现代化水平如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些基本功能都不能放弃,也不能弱化。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片面地将粮、棉、油、糖、肉等农产品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对立起来,错误地以为重要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的表现,并想尽办法摆脱,这种认识是十分危险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更加有助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农业最基本的供给功能发挥,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红线不突破。要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保护黑土地,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种子等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施生物育种重大科技工程,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在于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的现代化,在于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推动作用;要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建设中,发展智慧农业。

    总体上说,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比较效益偏低。要从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出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确保种粮农民和从事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在经济上不吃亏。要加强种粮农民补贴,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政策性保险实施范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重要农产品产区在财政上不吃亏。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国家,动物疫病和病虫害时有发生。要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抵御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要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健全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强化防疫和统防统治,有效控制疫病和病虫害传播与损失。要提升重要农产品收储调控能力,有效平抑重要农产品市场波动。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要全方位把握重点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全国所有县域范围内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合理定位县域城镇功能,重点要强化县城政务、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便利农民,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农民能够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同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避免大拆大建,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能够传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并通过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要将加快农业现代化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机地融合起来,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拓展农民可持续增收空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科学知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要治理化肥农药滥用、农作物秸秆焚烧、畜禽粪污等面源污染,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即将到期,要落实好再延长30年政策,培育承包地流转市场,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性服务产业,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除了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投资推进乡村建设外,农村集体负有一些基础设施使用维护和公共服务提供等重要职能。胜任这些职能,必须有可持续的农村集体收入。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和运营管理新模式,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成果转化成可持续的农村集体收入流。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我国就以财政投入为主,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持续加强农村水、电、路、房和通讯设施等建设,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面貌彻底改变。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要以县域为城乡融合发展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党政领导更多资源整合使用权力,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11日 02 版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每个人都了不起
以“青春之歌”续写“春天的故事”
增强政治意识 把握政治大局
有意思的《分析哲学专题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