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后,假如00后们执导一部《我和我的家乡》
王铭婕 王友潇 胡心怡 夏依菲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记者团
流动的时代里,人也被赋予了流动的轻盈属性,口音、视野、观念都在不停地流转……然而万变之中也有不变,那是每个人心中对于家乡的记忆。
说到“家乡”,你会想到哪里?
是写在户口本上祖籍那一栏里的一个地名?还是逢年过节都要踏上的那片土地?又或许,就是这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北京。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经上映便触动了无数人的故乡记忆,可是我们所生长在的北京,没有《回乡之路》里的黄沙漫天,没有《最后一课》里漏水的课室,也没有《天上掉下个UFO》里的重峦叠嶂……父辈人和家乡泥土有着深厚的情感,旧城区的羊肠小巷与古街胡同、京味儿的四合院,似乎离我们很远了。
然而我们生活于此,奋斗于此,青春年华绽放于此。北京也终究是北京,它是有些人的“根”,也是更多人的第二故乡。出门旅行在外,在返程时说的也总是——要回北京了,用的终究还是“回”字。
18年后,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90周年华诞之际,将由00后们执导一部《我和我的家乡》,生长在北京的我们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场景?
作为新北京人,作为这座老城中的少年人,我们都看到了什么,记忆又留住了些什么?
海淀黄庄——快递柜
让我们好好想想与北京的故事吧——作为学生,第一个想起的地方一定是海淀黄庄了。早年间,一篇名为《疯狂的海淀黄庄》的文章在网络上爆火,让海淀黄庄迅速成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知名的地方。那里似教育界的“C位”,汇聚了无数大咖,集合了北京顶级的教育资源,是无数学生与家长周末两日游的固定打卡之地。
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我们常偶遇同学,初中的,小学的,甚至还碰见过幼儿园的。经典的“六人定律”在这里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印证。谁的“现任”数学老师是谁的“前任”,谁的昔日同窗又成了谁的今朝伙伴。
分布在各个机构中,最令人瞩目的,不是人来人往的讲义室,不是人声鼎沸的家长休息室,而是伫立在门口的快递柜。“车水马龙”的走廊,常常弥漫着一股饭香。味道的源头就是那些高高大大的快递柜,在快递柜前,取餐的人脸上大多洋溢着笑容——那是对今天外卖的期待,而在课间的大快朵颐,更是难得的忙里偷闲的时间……
站在快递柜前的那一刻,我们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漫长的征程中,这样一种轻松感着实令人印象深刻。站在快递柜前,旁边的同学们大多不再聊题目,交谈的话题逐渐变得丰富有趣。说起未来,身边的同学们扒进一大口饭,眼里总有着光亮。
如果问我们是不是很累。答案大概多半是肯定的,但后面总还要跟上一句——累,但是习惯了。
但如果问我们是不是想要拒绝这种辛苦,答案又多是否定的。
疯狂的海淀黄庄总是要继续疯狂的,快递柜里飘出的饭香味也总是有的。
城市之窗——广告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一个话题曾被拿出讨论——“孩子们眼里什么东西最贵”。孩子们给出的结果,让所有人备感意外,不是“爸爸妈妈的爱”,不是玩具,而是房子。大人们工作的压力,会在不经意间让孩子们知道。将漫天的房产广告和手机里的热销信息看在眼里的,也不只是成年人。
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氛围,渗入到了常见的广告中。大街小巷里“××网校”的宣传单,一进电梯就开始循环播放的“上网课用×辅导,做练习用×题库”,总是令人莫名就感到被“洗脑”。
久而久之,心理上也多少发生了些微妙的转变。笔者家离学校不远,也算是所谓的学区房。小区电梯的某个辅导班广告上用大字写着,“中高考,每一分都很重要”。每一天上学,看到那个颇为醒目的广告,都不由自主地心里一颤,随后打起鸡血。家门口常见的某个奶粉的广告词也要蹭一波学习的热度,大意为:为了孩子的未来,开发孩子的智力要趁早。让笔者这个大龄儿童动了亡羊补牢、想去喝奶粉补智商的心。甚至就连“双11”的广告,都是有关错题打印机的……
广告映射着时代的热点,城市的心情。而要想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即使是作为孩子也并不容易,因为就连广告都在提醒着我们,时刻努力。
曾经有人提出一个关于“身份认同感”的实验:对于参与调查的人提出一个问题,给到多少钱时他们能够放弃自己的家乡归属。结果证明,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是哪里人的这个问题远比表面上表现出来的要在意许多。就算有人真的愿意在口头上放弃承认自己的家乡,但谁人也无法探知他的内心是否真如话中所表现出的那般坚硬。
在家乡,有迷茫,有抬眼望不到尽头的苍穹,也有年少时收获的欢喜。前18年的青春,多少个咬紧牙关拼搏的日夜,都烙在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多少年后,或许这些都将成为被留住的记忆。
《我和我的家乡》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部永远没有结尾的电影。
未完,待续……
(指导教师:周璇)
——————————
消失的土灶台
曹显 浙江省杭州市文晖中学807班
我的小舅公是一名渔夫,憨厚朴实,一辈子没有读过书,住在江南临海的一个小渔村。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去他那里小聚。村里有古朴的石板凳和百年老树,用海石子累积的房屋,房顶上爬满茂盛的爬山虎,墙角上长满墨绿的苔藓。舅公祖祖辈辈就是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这里也伴随着妈妈童年的时光。
小舅公家厨房里有一口七星灶台——那口灶台在我妈妈记事的时候就有了,舅婆每天都用它烧饭。这口灶看起来十分简陋:是用砖围砌起来的,外面罩上白瓷砖,就像一个椭圆形球上面挖了一个大洞,旁边有3个小小洞是用来添加干柴的,侧面边上还有3个大洞用来储备干柴和煤球。这么多年过去,整个台面已经被烟火熏得很黑了,白瓷砖褪色,很难看出它最初的颜色。
每次走近厨房门口,烧糯米饭散发出的清香就扑面而来,并一直萦绕在厨房里。灶台里跳动着橙黄色的火苗甚是好看,让人感到十分温暖。每次锅里的菜熟了,舅婆都用灶台的余温,温热其他的菜肴。
这个灶台总让想起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年迈的外公和外婆。它就在那里,默默地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温暖了我们的胃。
去年,小舅公家的房子重新翻修了,看起来光鲜大气,处处彰显时代的气息。可是,厨房里的土灶台没有了,这让我的心空落落的——灶台里那橙黄的火苗欢快的“噼啪”声,一家厨房香飘邻里,围坐灶台前一起烤火聊家常的情景,已经成为封存的记忆。
这几年,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小渔村也悄悄地随着时代的脚步发生着改变,体验幸福感方式随着社会的迁移而改变,村里的楼房越来越多,家里的私家汽车也多了起来,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便利。而数码科技时代的步入,我们正享受当下高铁的速度,支付宝便捷,网购的直销,共享的互利。
我有幸见证了生活的变迁,这种变迁一直在我心中纠结着,割舍着——在时代的烙印里,我仿佛看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人类从洞穴时代向文明时代进程的必经之路。或许人类文明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寻求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存留下来。
我们子孙后代所谓的家乡会有新的定义,乡情与亲情会有更新的方式呈现,会变得更宏大,会更包容。都市里异乡人,会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那些南归的燕子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家!
(指导老师:孙淑蓉)
——————————
故乡的灯
孟畅阳 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高三(6)班
每当夜幕笼罩这座城市,黑暗便会被城市耀眼的灯光驱散。
车水马龙的路上,流光如艳阳洒在波涛上,点点金鳞随浪花跳动着,人们穿梭于霓虹璀璨中,游走在火树银花间,黑漆漆的楼房被万家灯火点亮,虽是夜晚,亦如白昼。风起了,晚风安抚整座城市躁动的心,点点星光,几处蝉鸣,悄悄地,它沉睡了。这无边的静寂中,唯路边的街灯还亮着,照着每一位匆匆归家的人。
童年的夏天是对无忧无虑的享受。仲夏的傍晚,老街两侧的巷子中,老人支一张马扎儿,坐在槐树下,扇着蒲扇,乘着凉,谈着那些大人的话,看着眼前的孩童嬉闹。那些孩子,不时藏在树后,躲着那个当“鬼”的倒霉蛋;不时跳进草丛中,寻觅着草窠里个头最大的蚂蚱;不时抄起木枝,耍着电视里“齐天大圣”的拳脚。我亦会参与其中,但身后需要父亲的陪同,只有夕阳余晖打在父亲壮硕的身躯上,我看到投下的那个高大的影子,才会安心地玩耍。
斜阳渐落,街灯亮起了泛黄的灯光。见路灯亮了,爷爷便起身拎着马扎儿,点起门前的那盏门灯,向我喊道:“天黑喽,要下蚊子了,该回家睡觉了!”我听到召唤,便抓着父亲厚实的手,朝着那盏暗黄的门灯走去。
这个习惯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乃至今天,无论是谁要晚出,门前会始终有盏门灯,时刻明亮着,温暖着每一位归家的人。
从那条老街搬走也有10年的光景了,转眼之间,依赖父亲的我,也长成一名为了求学而远离家门、独自居住在学校的高中生。长期赖在家中的我,也有每周末见到父母的激动。随着凛冬将至,这太阳好像也怕起冷来,在岗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白天也就越来越短,清晨起来就是一片漆黑,到了晚上放学,又变得没了光亮。我拎着大包,提着小包,借着校园里微弱的灯,探着脚下的路,向着校门走去。
远远便能看见,父亲倚着路灯站着,探着,望着,打量着每一个从黑影里走出来的学生,见好似像我的模样,缓着步子向前,直到看清是我,又匆忙跑了几步,“儿子,这周怎么样,累坏了吧,东西快给我吧”。他带着满面的笑容,来接我手里的行李,我看着父亲说:“没事的爸,我拿着就行。”即使这样,还是会被父亲抢去那个大包。父亲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路灯下,父亲的影子被渐渐拉长。
小时候父亲那个高大的身影,不知不觉间,已变得有些瘦弱了。是何时起的呢?父亲好像变矮了。是我长大了的缘故吧,抑或是父亲身上那个名为生活的担子压的吧?这一周,他依然为了这个家打拼了,他才应该累坏了吧。
父亲一声不吭,就这么不停地走着,他被拉长的影子,渐渐收缩了,渐渐黯淡了,恍惚间,父亲的身影更加微小了,变得模糊不清了,我的步子停顿了。父亲见我没有跟上,回头问道:“咋了,儿?”他还是没有放下笑容,我赶忙回过神,强吸了口气,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滴,也笑着回道:“没事的,爸。”
路灯下,前面走着父亲,后面默默跟着儿子,那之间连着的,是彼此无声的牵挂。
搬入高楼,我便深爱上这城市的夜晚,夜色降临,我尤爱与父亲坐在阳台里,望着这城市里未央的景色。鳞次栉比高楼大厦,灯光闪烁,如空中星辰下凡,与那如钩如弦的月交相辉映,街头巷口点缀着无数光彩,霓虹交错,人们来来往往,灯火亦是川流不息。渐渐地,我与父亲好似都被这城市的夜景拉入灯彩通明的世界,那里可以随流光起舞,与灯火喧嚣,于白日里为生活的劳苦,仿佛在这个世界中都被尽情的宣泄,我们俩便如此陶醉在这灯火中。
这也是难得的悠闲吧,不知在以后的岁月中,我会不会离开这座我恋恋不舍的夜之城,不知我去的那个陌生的城市里有没有如此的灯火辉煌。远离故土,独自生活的日子里,很难有那漫天的霓虹璀璨吧。但我深知,无论我走到哪里,总会有两行街灯,盏盏相联,像黑暗中闪光的珍珠,婉蜒而去,无穷无尽,一路照亮的是家的方向。
一盏盏明灯,陪伴着每一位归家的人,也陪伴着那在家中守候多时,期盼着游子的人。
(指导教师:董瑞庚)
——————————
乡情,就在生活中的每个片段
张楚宜 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初二(4)班
故乡是什么?
曾经,我一度无法给这个问题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我是三代居沪的地道上海人,但在年少的我心中,上海除了高楼,还是高楼,没有青山绿水,更没有温情秀色,谈不上有什么特色。
直到那年到奶奶家寄住,我才改变了看法。
奶奶家在典型的上海社区——“龙华”的一角,这里的风土人情多多少少地保留了“老上海”的风华。她在知道这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后,并未直接作出回答,而是拉起我的手,带我来到了一处陈旧的市场。
第一眼看市场,并不觉得有什么惊喜。一片令人心烦的喧闹会逐渐将人淹没。地上时不时铺着近乎烂掉的果皮菜叶,海鲜渔市区一片湿滑。沿路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不时在耳畔响起,时间长了近乎令人头晕目眩。初来乍到的人大多会被烦得抽身而退。
但当我静下心来细细查看,便又会发现意想不到的风景。小摊一个挨一个,顾客耐心地挑菜的样子令我着迷。摊上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每个每捆都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老板娘们带着本地口音悦耳的吆喝声吸引着每个顾客的新奇目光。讨价还价几个回合后,总是以摊主的退让声为收尾默默落下帷幕。出口处满载而归的顾客脸上总带着一抹抹笑意,想必也是被菜市场里的热情和亲切感动了吧……
我禁不住来到一家卖豆腐的小摊前,对正在清理柜台的老板娘说:“来两块豆腐!”“好,我给你挑块好的!”老板娘爽朗地一笑,熟练地取出两块又大又白的豆腐,扎好袋口递给我。我正想把钱递给她,她却笑指一块价格牌:“手不能脏,钱放盒子里吧,自己找钱。”我内心微微一震,不知不觉陷入了回忆。
重回6岁那年的夏天,小小的我捏着20块钱,一路蹦蹦跳跳地穿过当初那个还未拆迁的菜市场,奔向尽头那家我最心喜的熟菜店,咸辣的香气从窗口喷涌而出。老板是个40多岁的中年人,每次看到我这个常客,都会微笑地迎上前来,随即舀上我每次必点的上海大红肠和四喜烤麸。每次,他都是让我在窗口边的小盒子里找钱……虽然菜市场已拆,但那个老板的微笑和熟悉的香气,却已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回过神来,菜市场依旧,一句句沪语口音的喊话依然真切。老板娘对我搓着手,脸上露出些得意的笑容:“小姑娘,我这个豆腐可是自家发的呢。侬回去做在荤汤里吃,香得勿得了!” 接过豆腐,我俩相视一笑,告别。我拎着满满的幸福,回头走去。
我明白了——乡情,从未走远,它就在生活中的每个片段,也许就蕴藏在这一个个菜市场中。我想,我永远脱不开此地,我对我故乡的牵绊,已经紧系在了我心头的每一个角落。
回到家,我按老板娘的方法把豆腐煮进汤里,她说的确实没错,一口间,唇齿留香。故乡的味道,也许就是这样吧!
(指导教师: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