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二七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姚敏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20日   04 版)
制图:程璨

    2014年4月6日,观众在郑州二七塔纪念馆里参观。清明小长假期间,人们来到郑州二七纪念馆,缅怀先烈,重温革命传统,感受红色精神。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扫一扫 看视频

    “二七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郑州被称为“火车唤醒的城市”,这座与铁路密不可分的城市,正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素有“二七”名城的称号。在这里,孕育出了中国工人斗争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二七精神。

    二七精神是郑州这座城市的灵魂,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七精神不断汇入新的历史内涵,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已经从铁路系统退休的林耀武,现在还时常会想起祖父林祥谦。在祖母陈桂贞给他刻画的记忆里,祖父林祥谦是一位维护真理、献身工运的烈士。林祥谦是福建闽侯人,幼时就对欺压贫苦百姓的地主阶级深恶痛绝。经陈潭秋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培养,林祥谦于1922年夏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开始对全国劳苦大众的苦难及其根源,对工人阶级的力量及其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1922年年底京汉铁路江岸分工会成立,林祥谦被选为委员长。京汉铁路大罢工中,他在同反动军警搏斗中被捕,被绑在站台东侧的一根电线杆上。时值农历腊月廿二晚上,天昏地暗,寒风刺骨。陈桂贞闻讯跌跌撞撞地赶到丈夫面前,声嘶力竭喊道:“祥谦,祥谦!有什么交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林祥谦,听到怀有身孕的妻子的呼唤声,焦急地对她喊道:“你不要管我,赶快回去照顾孩子要紧!”

    督军署参谋长张厚生用刀逼迫林祥谦下复工令。面对敌人的威胁和残害,即使双肩被砍了数刀,血流如注,他仍然不肯下令复工,“上工要总工会下命令。我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昏死又醒过来后,敌人再次恶狠狠地问他:“现在怎么样了?”林祥谦拼尽最后的力气怒斥敌人:“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可怜一个好好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帮军阀手里了!”最终林祥谦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我不怕人,不怕事,不怕死,堂堂做人,反对强暴,你们杀得了一个施洋,杀不了千千万万伟大的民众。”施琳波曾撰文追忆自己的外祖父施洋。在她的回忆中,施洋从小学习刻苦,凭借着自己的才学成为武汉法学界的一名新秀,有“劳工律师”之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便将整个身心投入到中国革命事业中,积极组织并领导武汉数十次工人运动和京汉铁路大罢工。施洋在狱中坚持与封建军阀作斗争,身中数弹时仍然高呼“劳工万岁”,牺牲时年仅34岁。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2月7日,两万多名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在这次惨案中,前后牺牲52人,受伤300余人,被捕入狱40余人,被开除而流亡1000余人。

    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三处处长朱建新告诉记者,二七惨案中殉难的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当属中国共产党的首批烈士,而较早英勇就义的林祥谦则是目前经考证可以认定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壮烈牺牲的第一位烈士。2009年,林祥谦和施洋均荣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郑州分工会委员长高斌被逮捕,敌人软硬兼施未能奏效。出狱后,他不久便离开人世,只留给妻女一张血染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高斌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会期临近时拍的,既是为了纪念大会即将成立,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个念想。“那是多亲,多爱的人啊!说走就走了。”高玉霞生前在回忆父亲遇害时潸然泪下。1975年,高玉霞将这张仅存的父亲遗照郑重地捐献给了二七纪念馆。

    “性格豪爽富胆识,深得工人群众信仰。”这是二七烈士司文德墓碑上所刻的一句话。缘于家庭的烙印,从司斌克记事起,“二七”两个字就萦绕在他的身边。司斌克撰文怀念祖父司文德时写道:“怀念烈士,我更怀念当年他们为争人权、争自由,用鲜血书写‘劳工神圣’的伟大信仰和‘舍生不怕死,正义永斗争’的精神。”

    “有信仰,扬正气;有纪律,克随性;有爱心,乐助人。”林耀武表示,林祥谦烈士的后人已将他的精神浓缩成这样一则家训,并一代代传下去,教育子女,影响他人。

    如今的郑州二七纪念馆不仅是国家六部门联合命名的“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是河南省六部门联合命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还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据郑州二七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李芳峰介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曾先后有1000多个省级和市级的团队来纪念馆参观学习,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均有数十万人次。

    河南某大学女生小赵说,在参观前只知道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重要地标,并不清楚它的来历。在了解到二七大罢工的历史后,她觉得自己对郑州的归属感更强烈了:“郑州越来越繁华,地标也逐渐在增多,玉米楼、福塔等都是现在很著名的建筑。但在我心中,二七纪念塔和它们还是不太一样的。”

    郑州二七纪念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庞倩华经常为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做二七精神报告会。有一次,一位青年党员干部在会后与庞倩华深入探讨“到底是谁走向主席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的问题,这让庞倩华欣慰: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无用功”。

    郑州二七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树立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二七精神同样也对党员干部们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曾表示,二七精神要成为推动郑州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二七精神的发源地、全国唯一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城区,郑州市二七区自带红色基因,也更多了一份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的使命和自觉。2019年以来,二七区组织专家深入挖掘二七精神内涵,提炼出了“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这一新时代二七精神内涵。

    “现在的二七精神,它可以是不怕吃苦,拼搏刻苦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态度;可以是团结众人,嫉恶如仇的品德;可以是勇于奋斗,战胜困难的勇气;可以是坚定信念初心,勇于奉献的品质等。”二七纪念馆馆长张江山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七精神的内涵也需要被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但是,无论二七精神的内涵怎么变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核心思想是不会改变的。

    英雄的鲜血和身躯铸成的时代,谱写出一首唱不完的壮烈颂歌。张江山认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二七精神和二七记忆,二七精神不仅是郑州的、河南的,更是全党的、全国的,传承和弘扬新时代的二七精神对每一个中国青年来说都责无旁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姚敏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20日 04 版

“二七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一张血染的珍贵照片
“这里开创了党的廉政建设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