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米,108道之字拐。当时的村民人数是397名。过去50年,这些人里有153人从没去过县城,160人从没见过公路,210人从没见过汽车,360多人从没看过电视……曾经大家抬一位村民去医院看病,走到乡医院需四五个小时,刚抬到一半,人就不行了,只能又往回抬……
这是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1997年的生存状况。38岁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痛下决心,带村民一起,问天要路,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出山路,也是一条致富路。
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1997年修路前的40倍。
数字清晰地记录了下庄村脱贫前后的变化。他们和我国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用自己的双手,在与贫困的斗争中,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2013年至2019年,全国建档立卡的832个贫困县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高2.2个百分点。
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经过8年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截至2020年3月,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更是人们在脱贫攻坚中共谱的华章。
前后累计有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被选派赴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2020年3月,有91.8万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为决战决胜而战。
这些成绩,更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为新时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
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的扶贫主导产业。截至2020年10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
2015-2019年,我国扶贫类农业保险保额5年增长约606倍,参保贫困户从2015年的40.57万户次,增加到2019年的443.28万户次,增长了约9.93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近千亿元、派出各类扶贫干部1万余名,中央企业和国资委机关帮扶的248个贫困县全面脱贫。2016年以来,累计培训技术人员27.97万名,直接招用贫困劳动力1.73万名,帮助10.44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有960多万名贫困搬迁群众在新家园开始新生活: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同志介绍,全国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多套,有效解决了“十三五”期间近五分之一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2020年下半年全面评估核查结果显示,搬迁群众住房质量安全验收率达100%,子女就学条件改善率达99%、就医条件改善率99.87%,“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率100%,搬迁群众满意度100%。
令人欣喜的数字背后,也有感动与悲伤。
30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黄文秀将生命永远留在赴贫困村抗洪救灾路上的年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主动申请返乡来到百色革命老区。下乡后一年,她的汽车仪表盘显示行驶里程达到2.5万公里。
3700单,是中国化学工程派驻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挂职副县长邱军首场“带货”直播的战绩。直播前,他反复推敲材料,准备充分,获得了单场47万元的销售额。而他,在距挂职期满40天时,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不幸逝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我国的扶贫工作。他说,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半条被子”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住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和沙洲百姓一道,他们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依托沙洲景区办起了农家乐,每天都有两三桌客人;朱小红和女儿在景区工作,都有固定收入;家里还种了3亩地水果……“过去红军给了我们半条被子,现在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日子。”
“你们家的变化也说明一个道理,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民服务,承诺了就要兑现。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走上小康幸福路,我们说到做到,一定会坚定不移走下去,践行党的誓言和诺言。”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当地考察调研时,对朱小红一家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