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山脉间,苍莽山林中,革命遗址星罗棋布,革命故事代代流传。几乎每一位走进井冈山的人,都会被那一代人朴素而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采访中,很多人谈到“信仰”二字。
记者不禁思考,何为信仰?
这样一组震撼人心的数据或许给出答案:井冈山革命斗争两年零4个月,4.8万多名烈士长眠于这片热土,有姓名记录的15744人,还有3万多位无名英雄,他们擎起革命旗帜,却没能等到胜利的天明,但他们的信仰深埋在民族血脉之中,静静流淌。
信仰是将生命交给自己认定的事业,在革命洪流中披荆斩棘,坚定前行,无怨无悔。正因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信仰属于谁?信仰属于14岁立志参加革命的李新华,属于立遗嘱要将骨灰安葬在小井红军烈士墓旁的曾志,属于秋收起义总指挥、22岁时掩护战友牺牲的卢德铭,属于23岁英勇牺牲、一张照片都没能留下的红军女战士伍若兰……
时过境迁,信仰属于四十八年如一日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毛秉华,属于写下400多万字书稿、手指弯曲变形的井冈山历史研究专家陈钢,属于30年只做一件事、挖掘革命故事的村完小教师陈平梅……
在茨坪镇茨坪村,处处都是革命遗址,家家都有红色故事,背后体现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家家户户的故事汇聚起来,就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最生动的呈现。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有着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追求是不变的。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