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先后出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的案例,多起本土新增病例也与存放、转运进口冷链食品的库房相关,不少人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中了进口货品的“毒”。以冷链食品为代表的进口货品防疫安全问题,引发了一定的焦虑情绪,有许多消费者停止购买进口货品。
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保障进口货品安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近期播出的央视《新闻调查》采访了多名专业人士。其中,针对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进口食品能不能买”的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消费了无数的海鲜,买了无数的东西,我只是看概率,因为买了一件国外进来的东西而被感染,到现在为止一例都没有发生。当这个概率比空难还低的时候,你自己决定。”
在这段表述中,张文宏并没有向消费者直接提出建议,而是在提供相关信息后,把决定权交到了消费者自己手中。但是,我们不难读懂这番话的“潜台词”:既然从疫情发生到现在,没有任何一起进口货品在消费流通环节导致感染的案例发生,那么在概率意义上,食用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正如张文宏所举的“空难”例子,几乎所有乘坐飞机出行的人都知道空难可能发生,也确实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空难发生的概率足够低,人们不会因此放弃乘机,或是呼吁有关部门禁止民航事业发展。想要降低空难发生的概率,靠的只能是航空技术的进步和对规范流程的严格遵守,而不是控制航班总量。对于进口冷链食品,普通消费者大可不必连逛超市都逛得心惊胆战、草木皆兵。个人当然有不消费进口冷链食品的自由,但如果为此忧心忡忡,乃至形成群体恐慌,恐怕不是正确的做法。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对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奉行精准抗疫、科学抗疫的原则。所谓精准抗疫,就是说抗疫手段的施行要合乎比例,如果为了提高一点微不足道的安全系数,就采取过激手段,无异于“重炮打蚊子”,只会得不偿失。科学抗疫,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科学结论为准绳指导抗疫工作。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一些职能部门,都切忌被一时的恐慌情绪牵着鼻子走,自乱阵脚,作出“想当然”的非理性行为。
疫情暴发之初,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让人记忆犹新。不论惊恐之下的疯狂抢购物资,还是盲信“双黄连治新冠”等谣言,又或者是无理歧视湖北籍人士,都是对疫情过度焦虑的表现。这种心态不仅会让普通人犯错,还可能导致某些不合理的防疫政策贸然出台,由此造成的次生性危害,无疑不容轻忽。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一年有余,疫情防控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要打好这场持久战,我们既不能自大轻敌,也不能盲动冒进。只有平衡好安全与效率,将感染风险和社会成本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后劲”。有时候,我们需要适度紧张,也有一些时候,我们理应放宽心态。
林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