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博物馆副馆长龙美光的家中,收藏着他10余年来淘来的西南联大文献,其中有鲜见的只有64开薄薄64页、1945年由昆明市中等以上学校反内战罢课联合会编印的《“一二·一”惨案实录》;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年出版的、西南联大教授对“一二·一”惨案的记述《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1946年6月北门出版社出版的、李公仆先生任发行人的《社会大学》。“此书从重庆运到昆明时,李公朴先生已遭歹徒杀害。”龙美光说,这本李公朴先生的最后一本书,是作为“一二·一”运动延续的“李闻惨案”的文物见证。
“读懂‘一二·一’运动,就要回到历史的现场。”龙美光说,今天,位于昆明一二一大街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内的西南联大博物馆,是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旧址所在地。在这个历史现场建立的博物馆,每年受到近百万人的瞻仰,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纪念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曾组织四校学生开展了4届“寻访联大足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西南联大博物馆,大学生们每人收到一份礼物:一枚复制的西南联大校徽。
70多年前,西南联大的学生们也是戴着这枚校徽,在如今西南联大博物馆前的民主草坪上,聆听教授们反对内战、呼吁和平的讲演。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但国民党政府却坚持一党专政。1945年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然而国民党背弃协定,向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各解放区发动进攻。
194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方法制止内战”;11月19日,重庆各界500多人集会,成立“重庆各界反对内战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反对内战;11月22日,中共云南省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工委”)研究决定,支持和领导学生的正义行动,响应党中央号召,召开反内战时事讲演会,揭露美蒋制造内战的阴谋;11月24日,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英语专修学校4所大学学生自治会决定联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反内战的时事晚会。云南省政府和警备总司令部获悉消息后采取措施,严厉禁止,并威胁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不准将致公堂借作会场。为避免硬碰,省工委决定将会场移往西南联大。
11月25日晚上7点,6000多名大中专学校的学生聚集在西南联大新校舍外的大草坪上,聆听费孝通、钱端升、伍启元、潘大逵4名教授的讲解。此时,国民党驻军把联大新校舍层层包围,并派人混入会场捣乱;演讲到中途,机关枪、冲锋枪、小钢炮响了起来。
“我们坐在草坪上,非常激动,高唱着《我们反对这个》。”76年后的今年1月20日,92岁的丁静女士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仍然清晰地记得1945年11月25日那天晚上的情景。当时16岁的她还是云大附中的学生,演讲中,突然枪声大作,有子弹从他们的头上飞过,主持人叫大家在草地上趴下,晚会仍坚持下去。散会后,国民党军队在联大外面戒严,不许行人通过。同学们在寒风中等待了约两个小时后,主持人让大家分散离开,分别绕道从云大后门出去。
第二天,即1945年11月26日,国民党中央社发表“西郊匪警,黑夜枪声”的消息,对学生进行污蔑造谣,引起学生公愤。当天,省工委通过学校党组织、“民青”发动全市大中学生罢课。联大教授闻家驷写《当真是匪警吗?》一文,揭露事实真相。至11月29日,昆明市有34所大中学校罢课;11月27日至30日,大批学生到街头宣传,揭露反动派罪行。国民党特务遍街殴打学生,闯入学校捣毁校具。仅11月29日,就有学生被打25起,被捕25起。
11月30日,省工委获悉国民党反动派准备扩大镇压学生的情报后,当即由“民青”和罢联通知各校:12月1日停止街头宣传,加强戒备,学生不要个别外出。
然而,1945年12月1日,成了血洗的一天。
这天上午9点左右,大批特务和身着制服、佩带符号的军人,携带木棍、扁担分别闯入云南大学、中法大学、联大工学院、师范学院、联大附中等,捣毁壁报、标语、桌椅等,追打同学。
在联大新校舍门前,尽管同学们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暴徒们仍然用砖瓦等攻打校门。南菁中学教员于再看见一名士兵掏出手榴弹准备投掷,立即冲上去抱住他,士兵将于再推倒在地,手榴弹爆炸,于再头部中弹。
在联大师院饭厅前院,暴徒们向正在吃饭的同学们丢了一颗手榴弹,昆华工校学生闻讯赶来支援,将暴徒赶出了校门,但暴徒从门缝里扔进了两颗手榴弹,昆华工校17岁的张华昌,被弹片击中头部;联大师院18岁的李鲁连(原名荀极中),中弹负重伤后,在送往医院途中又遭特务拦路毒打;师院30岁的女同学潘琰被炸伤,手指被弹片削掉,仍然去抢救其他同学,特务用石块猛击她的头部,用铁条狠刺她的腹部,她倒地时,还挣扎着说:“同学们,团结呀!”
当天,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4名师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最先去世的李鲁连和潘琰的遗体被同学们抬回联大图书馆中,暗淡的灯光笼罩着白色或花白色的布,当时赶来采访的记者写下:“往日他们在这里用功读书,现在却无声地躺在这里。”
12月1日,除4名师生被血腥屠杀,还有29人重伤,30多人轻伤。“一二·一”惨案震惊全国。
12月2日,罢课委员会为4位烈士举行入殓仪式。12月4日起举行公祭,将联大图书馆设为四烈士的灵堂,每天扶老携幼的市民挤满了灵堂。
1945年12月9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中国青年的光荣》; 12月13日,在延安青年纪念“一二·九”十周年大会上,周恩来指出:“‘五四青年运动’未完成的任务,由‘一二·九’青年运动继承起来,‘一二·九’未完成的任务,由今天的青年运动继承起来。青年是争取和平民主的先锋队,谁有青年谁就有将来,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青年,压迫青年;共产党则爱护青年,培养青年。”
“一二·一”运动,在全国掀起了反内战、争民主的高潮,揭开了抗战胜利后学生运动的序幕。重庆、成都、上海等近20个城市的学生、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以举行追悼会、示威游行等方式支援昆明学生。 12月25日,省工委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原则,动员师生复课。12月27日,各校正式复课。
2021年1月20日,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吴宝璋在西南联大博物馆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这场爱国民主运动,是在西南联大八年爱国精神的熏陶中蓄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爆发的,是西南联大教育救国、教育报国、教育强国伟大精神的集中反映。”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西南联大师生一致的爱国情操和精神追求。”吴宝璋指着博物馆门前的那块草坪说。
正如毕业于西南联大的诗人穆旦写的诗句:“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多少年来都是一样的无际的原野;我们怎能抗拒呢?我们不能抗拒,那曾在无数代祖先心中燃烧着的希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