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中看到这份神秘的礼物时,才更明白为什么把曾就读的学校称为“母校”,因为她会像母亲一样惦记着你,无论你贫穷富有,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腾达还是落魄。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部分毕业学子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学校寄来的暖心礼包。礼包里除了口罩和信件,最让学生欣喜的是有一份自己出生当天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或《光明日报》。该学院为近5年毕业的部分学生送出量身定制的温暖与鼓励,学生们陆续会收到这份神秘惊喜。
我是20年前毕业的老学长,收不到这份惊喜,但能感受到其他幸运者的感动。说实话,首先感动我的不是礼物的珍贵和温暖,而是用心,找到500多个毕业生现在的通讯地址,500多份生日当天的报纸,一一邮寄,是多么麻烦的事。做这些事又不能给自己涨工资,纯粹是热情和对毕业生的爱,纯粹只为打开礼物时的那一份惊喜。500份惊喜,500份被惦记的幸福感,就是这份礼物的意义。寒冷的冬日,因为疫情而无法归乡的游子郁闷时,能有一道阳光照拂。
像父母惦记孩子一样惦记着学生,这样的大学,这样的新闻学院,无法不让毕业生惦记,想念,牵挂。看到新闻中这段,眼眶湿润了,一个收到礼物的毕业生在班级群说:本来今天加班不开心,但是收到这份礼物后,回忆起在华科的校园时光,特别开心——是啊,觉得自己孤单无力,拼命努力,有人告诉你一直惦记着你,多开心啊。
当我们从大学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无功利的惦记,似乎已经成为稀缺品。惦记常常负载着很多压力,让我们焦虑,被人惦记着要加班,要交稿子,要完成KPI,要交房租。给你打电话的是惦记你的钱包,惦记你办不办信用卡,办不办套餐,保险到期了什么时候续,孩子报不报培训班,或者就是过生日时各大银行、运营商、航空公司、保险公司程式化的信息惦记。当我们不再是孩子,除了父母惦记我们,更多的是我们要去惦记别人。所以,这份来自母校、叫出你名字、专门为你量身定制、无须任何回馈的温柔惦记,尤其让人触动。
宠自己学生的大学常有,像这样宠着自己毕业生的大学,惦记着给他们一点关怀和鼓励,让努力打拼的他们感到被惦记的温暖,尤其可贵。之所以选5年内毕业的学生,除了毕业时间近相对便于联系,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毕业时间久远的,或许已经闯出了自己一片天地可以用自己的羽翼关心别人,而刚走出去不久的毕业生正处于职业爬坡期,更需要关心,更需要来自母校的温度。
这份礼物,有口罩,有出生日的报纸,有一份热情洋溢的信,是对毕业生的职业激励,一种情感勾连方式,也是对在校生的专业教育。你们的师兄师姐在各条战线上努力工作着,有的在战疫一线采写新闻,有的下沉在社区当志愿者,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你们,保持对火热新闻工作的理想和热情。
这种惦记,也塑造着一种大学与毕业生保持情感关联的文化形式。新闻学院与毕业生的关系,常常体现在实习和找工作方面,怎么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如何为后来者闯出就业空间,今天你以大学为荣,明天大学以你为荣,这些当然没问题,是毕业生应尽的义务,但这之外呢?需要更多情感勾连方式,这种礼物,开拓了一种情感打开方式,常来常往,互相牵挂,彼此思念。人们常说要毕业生常“回家”看看,要感恩老师,要铭记教育之恩,但这些牵挂和记住是相互的,大学和学院以这种方式告诉毕业生,我记得你的名字,牵挂着你的近况,关心着你的发展,感受到这份惦记的学生,不可能对大学没有精神归属感,不可能毕业后就跟大学没有了关系。
收到礼物才发现,在母校像在母亲那里,自己永远像个孩子一样,真好。
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