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得佛系,不争不抢”“凡事啊,顺其自然就好”……看看身边,诸如此类的“佛系”言论随处可见。正值青春的当打之年,“佛系”少男少女们却张口闭口“不争不抢”,还美其名曰为“顺其自然”。
可真正的“顺其自然”是这样吗?
我认为,真正的“顺其自然”,不是“不作为”,而是拼尽全力之后的“不强求”。世人所赞颂的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然离去,于山水中寻一方清净。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若是陶渊明遇这一时挫折而后重振旗鼓,仍想办法积极入世,结局是否会不一样?被我们调侃“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的苏轼,可谓一生坎坷。可他却仍在为官期间造福当地,尽自己所能报效国家;“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李白,也曾积极进取渴望有所作为,有着“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远大抱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虽说“行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若“人”不愿行事,又要“天”如何成事?
当然,若已经竭尽所能,也不必太苛求结果。屈原为国忧心忡忡,几次劝导君主未果,终是在楚国大败之日举身投于汨罗江中。但要是他能不过于看重结果,不以这种方式潦草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是否能得以窥见他更多的思想光辉?每年都有些年轻生命选择自我放弃,令人扼腕。若他们能把结果看淡,顺其自然,在往后的日子更加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世间是否能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而更多几分美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若能真正脚踏实地拼尽全力,即使没能摘到眼中的星星,至少也能收获被星光笼罩过的温暖记忆。
“佛系”“丧文化”充斥的当下,我们似乎都习惯了消极和抱怨,却很少真正为改变当下作出努力。反观疫情期间,无数青年医生勇于逆行,奔赴一线,尽一己之力改变现状,只问奉献,不问结果。他们的拼搏将被我们铭记,我们又怎能“不作为”地“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不是“佛系”,拼尽全力后才有资格“不强求”。
(指导教师:牟昀)
孙晨旭 北京市一七一中学高二(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