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陶瓷店里抓老鼠”,上海精细化管理助力防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2月01日   01 版)

    日前,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上海市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目前总的来看,疫情控制住了,对下一步工作很有信心。”他总结,上海的防疫工作特点是主动发现、快速处置、精准有序,“没有简单化,而是精细化,同时也没有扩大化。”

    龚正这段话的背后,是上海自1月20日以来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增加,但截至目前,上海新增本土病例已得到基本控制,所有新增病例均在1月20日起已经进行“闭环管理”的人群中。1月31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称,“上海昨日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曾发文说,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是“陶瓷店里抓老鼠”,希望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不要因为防疫对社会生活产生大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上海全市现有4个小区、1个酒店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另有两家医院院区正在闭环管理中。上海针对每个区域的情况,分别采取了有针对性、“温暖有序”的防控措施。

    你快速,我快速,跑在病毒前面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上海本地18个确诊病例都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简而言之,就是除了1月21日发布的第一批3个主动筛查后发现的病例外,其余病例都在已被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员中发现,疫情传播的链条可控。

    在1月21日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就表示,“有把握控制好上海这轮疫情”,因为上海能做到“你快速,我快速”。

    张文宏说,最近全国不只一个地方有确诊病例产生,关键在于疫情发生后能否及时控制住。上海的疫情是在主动筛查中发现的,因此可以保证反应快速。如果不是主动筛查,病例可能更晚发现。“快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主动筛查,二是市民发烧了马上到医院看”。

    他介绍,疫情发生后,溯源团队通宵工作,按照工作流程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精准检测、动态清零。“我们这次会比病毒跑得更快,在未来几周内,控制这次疫情是有把握的。”张文宏说。

    记者注意到,上海在发布疫情时也“快速高效”。自1月20日以来,关于“大白”出现在社区、医院封闭的消息不断在社交网络传播,这些消息有时并不准确。除了按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微信号“上海发布”每次都及时公布信息,有时凌晨还在推送最新消息。发布信息时,隐去了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只保留涉及的场所,防止患者被“网暴”。在评论区,工作人员对市民几乎“有问必答”。

    1月25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进行例行核酸检测时,因发现个别“不合格样本”临时封院。一名网友的爱人当时正在里面做产检,于是被封在了医院里。但这名网友却在“临封”医院里感受到了“上海温度”——所有孕妇都有病床休息,老年人安排军用折叠床;晚饭管饱,还有夜宵,7点大排面,8点吉祥馄饨;医院门口停车免费。

    最终,这家医院的“不合格样本”被确认为核酸阴性,1月26日0时许,“上海发布”予以公布。

    小区被隔离,但居民生活很放心

    目前,上海市宝山区、黄浦区共有5个中风险地区。上海的做法是,根据每个区域的具体特点,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1月22日,在电视镜头面前,上海市黄浦区昭通路居民区的一名年轻女性居民一边吃着早餐油饼,一边笑着说,“昨天晚上还是有点担心的,但工作人员都很热情、态度很好,今天还送来了早餐,我们就一切行动听指挥就行。”

    这一天,是昭通路居民区封闭36小时集中转移中的一个时段。这36小时里,居民们严格按照基层政府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指示,分批、分时段转移到附近的宾馆里进行14天集中隔离。志愿者从狭窄的楼道里将一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搬下楼,老人坐在轮椅上,再被抬上转运大巴;一名中年妇女牵着自家的宠物,拎着大包小包,准备转运至隔离酒店,面对镜头她满意地点点头,“我都整理好了,放心的。”

    很多人并不知晓,黄浦区的昭通路居民区属于城市二级以下旧里,小区的硬件设施差、出入口多、房屋的结构复杂、人员流动性强。如果按照惯常的做法,直接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会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这里的居民,洗衣、做饭、洗菜、晾晒衣物,甚至如厕等日常活动,几乎都要在公共区域进行。如果对小区一刀切地进行封闭管理,一来对居民生活影响大,二来封闭难度也极大。

    黄浦区副区长左轶梅介绍,该区最终决定将居民全部闭环转移到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工作人员通过排查,摸清了房屋、人口基本底数,划定了封闭管理的范围。在分批转送2000余名居民到宾馆集中封闭管理的过程中,面对两成老人、病人,社区专门安排专人上门照顾,然后联系专业的医务人员和车辆进行转运。居民养的猫、狗、鸽子等宠物也得到了妥善安排,无法跟居民一起住到宾馆的宠物,由志愿者帮忙关照。

    左轶梅说,在封闭管理的小区,每位居民都收到了居委会特别定制的菜单,居民可以用手机自行下单,一些不会操作的居民由志愿者帮助统一下单并送货到家。在每个隔离宾馆,都有社区干部和社区医生组成的工作队伍入住,对居民实行“包块”服务。

    在宝山区的临江一村、二村两个中风险小区,基层政府在对小区通道口、小区门、楼道家门等进行硬核管控的同时,还对小区居民提供了全覆盖式的服务。从生活保障、快递代收、垃圾清运、物业维修等各个角度,宝山区对两个中风险小区采取了“一户一方案”策略,了解每一户居民的不同需求,提前谋划、快速响应、及时到位。每户居民都有1名对口的志愿者,每天两次上门问候。

    对于急需到医院就诊、14天内重大疾病需要用药、患有精神疾病的居民,提供单独的医护服务。有位身患慢性病的独居老人,其子女直接把钥匙交给了社区,由志愿者全权负责老人的一日三餐;有一名癌症患者被隔离在家中无法配药,社区、街道为其衔接医院,及时配送特需药品,每天送餐、送药。

    值得注意的是,封闭管理后的社区,收到了500多名小区青年人的申请,他们要求在封闭管理期间做志愿者,为小区居民服务。“这令我们也很感动,说明老百姓认可我们的服务举措。”宝山区副区长陈筱洁说。

    “闭环管理”的医院里,手术、看诊、临床试验照常

    上海此轮疫情的一个特点是,首批3名患者中的两人,均为上海大型三甲医院里的第三方工作人员。医院人流量大,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来此看诊,临时突然的“封闭管理”,给病人、医生、家属、工作人员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目前在闭环管理中的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西院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也实施了分类分级管理,情况总体平稳有序。

    记者从仁济西院获悉,这里对于连续性治疗的门诊患者,如肾脏科的127名需要长期血透患者,已全部妥善分流到仁济的其他院区进行治疗。此外,闭环管理期间,医院为66岁的患者岳阿伯成功完成了一场抢救手术。

    患者于1月19日到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季福的专家门诊就诊并收治入院;29日晚,他突发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四肢发冷、打寒战等症状。季福立即组织医疗团队联系医务处、院感办,由总值班医生组织医护人员陪同患者进行检查。紧接着,医护人员分别从门诊改造的休息室、通勤酒店、行政楼指挥部等处赶来,紧急进行抢救手术。两小时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转入外科重症病房进行后续观察治疗。

    这次手术,主刀医生季福戴了两层手套,穿了隔离衣,戴了N95口罩、外科口罩、护目镜和面屏。“我再过两年都要退休了,平时科室里年轻人开刀开得多,可我为啥今天要自己上?疫情期间,凡事都得安全第一,高度重视。再困难,我们也想办法克服,一定让患者和家属安心、放心。”季福说。

    在复旦肿瘤医院,院方对徐汇院区放疗、化疗门诊患者进行征询后,分批次安排他们到肿瘤医院的浦东院区继续接受规范治疗。医院同时做好了徐汇院区在院患者、家属以及职工、第三方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还开通了心理专线,由心理专家、医务社工、病区心理联络员协同做好服务,来减轻他们的焦虑。

    “谢谢你们,总算用上药了。”1月25日下午,乳腺癌患者张阿姨成功加入医院乳腺癌临床试验并首次用药。这是复旦肿瘤医院徐汇院区启动闭环管理后开展的首例临床试验患者用药。

    作为全国最牛的肿瘤医院之一,复旦肿瘤医院日常还肩负着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任务,按照规定流程让病人“入组”,给他们使用全球最新款的肿瘤治疗药物,进行临床试验。乳腺癌患者张阿姨原本拟于21日完成该临床试验的首次入组用药,但这天因徐汇院区“闭环管理”,临床试验不得不暂停。

    复旦肿瘤医院副院长、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吴炅介绍,经过充分考量和评估,医院决定在疫情严密防控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为迫切的癌症患者完成入组用药。1月25日,还有3名治疗心情迫切的肿瘤患者入组其他临床试验完成用药。

    这两天,“闭环管理”的医院还为滞留医院的人群过了一次集体生日。食堂制作了6寸蛋糕送到每个人手上,让院内的气氛又温暖了不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2月01日 01 版

习近平致电祝贺阮富仲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
点燃冰雪运动的火炬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安徽高校学生会改革:架起“连心桥” 共筑“成长路”
致敬就地过年的公心善意
“陶瓷店里抓老鼠”,上海精细化管理助力防疫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