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脱了贫的泉坪村召开了首场发展研讨会,并出了首份《泉坪村发展研讨调研报告》。
散布在黄土高原的角角落落,泉坪村的270户人家曾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户,经过几年艰苦奋斗,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已整村脱贫。
泉坪村实现脱贫摘帽,年轻的村支书赵喜平欣喜之余也在思考:“脱了贫,下一步村里如何发展,老百姓都等着看哩!”
推进精准扶贫这几年,泉坪村“两委”身边有一支从兰州来的帮扶队伍,赵喜平时常找他们问计。这一次,他又找到帮扶队队长刘文祥,探讨如何乘着脱贫东风,谋划未来发展。
2018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刘文祥被派往对口帮扶的泉坪村担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从来到泉坪村的那一天起,刘文祥就住在了村部,和村“两委”并肩战斗,全力投身脱贫攻坚战。
此前,泉坪村“两委”班子不齐,组织软弱涣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欠缺。刘文祥和帮扶队员深入调研后,对症下药,通过关键几步,逐渐改善了泉坪村的落后面貌——“抓党建,强组织;搞建设,夯基础;做调研,兴产业。”
泉坪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户人均耕地较多。结合村情,帮扶队和村“两委”谋划确定发展旱地蔬菜种植和牛羊养殖两大主导产业,筹建种养殖、农机和马铃薯三大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
“虽然脱了贫,但目前产业发展还在初期阶段,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种养殖业如何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也要破题。”刘文祥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与赵喜平达成共识,深入谋划村里脱贫后的发展问题。
刘文祥的思考在深入:如何密切结合泉坪村村情,做出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发展规划;同时,还能有具体的可操作性,让老百姓能听得清、看得到、能参与。
“政府部门经常开展招商引才引智活动,我们能不能探索这种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刘文祥和赵喜平想到政府谋划发展开门纳谏的做法,决定大胆探索,契合泉坪村实际,开展招商引才引智活动,把脉问诊村子发展。
刘文祥和赵喜平想到了挖掘泉坪村自身积累的各种资源,通过召开发展研讨会,让了解泉坪、热爱泉坪的人聚在一起,共谋发展。
为了开好发展研讨会,村两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确定了发展研讨会的召开形式、会议议程、研讨提纲等,同时就乡村振兴阶段泉坪村如何推进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发出研讨调研提纲40余份。很快,在泉坪村长大、走出去发展的一批人收到了村两委的盛情邀请。
“村里刚脱了贫,又要召开发展研讨会,恰逢其时,很乐意和大伙儿分享我的工作体会。”70多岁的军队干部赵宪文退休后在兰州养老,经常回家乡看看,接到邀请后,他爽快地答应参加家乡首场发展研讨会。
“这几年看着村子一天天变美了,同时也在思考村里如何做大做强产业。”在定西市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38岁的张林是从泉坪村二社走出去、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后生,收到村上的邀请后,他专门梳理了自己的想法,要在研讨会上和大伙儿一起讨论。
在岁末年初如期举行的泉坪村发展研讨会上,村两委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脱贫攻坚的成就,请大家畅所欲言,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很高兴看到咱们山区村还发展了蔬菜产业,蔬菜品质不错,但经济效益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关键在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张林建议村里抓蔬菜种植提质增效,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议价能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赵宪文强调人才对乡村振兴发展至关重要。在他看来,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农村能否赶得上时代大潮,关键得有一批有思想、有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培训一批新型农民,培养一批产业发展骨干带头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乡村干部。”赵宪文建议,脱贫后村里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下大力气培育各类人才,乡村振兴才大有希望。
短短半天的研讨座谈,成果丰硕。与会人员就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大家爱家乡,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家乡思考,很感动,也备受鼓舞。”赵喜平高兴地说。
这次研讨会提出,要通过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好新泉坪,并列出10多项事关民生福祉、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发展项目。
“使命需要担当,实干成就未来。新的目标已经确立,新的机遇已经到来,我们要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未来。”研讨会后,村两委向全村传达了会议精神,介绍了未来五年具体要实施的项目,并发出全面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