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2月2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看不见”的坚守 “看得见”的奉献

王占军 吴健 李竺林 李各 赵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2月25日   12 版)

    2021年春运期间,秦皇岛铁路公安处民警对大秦线货物列车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夜间巡视,全力保障电煤运输大动脉的治安安全。周瑒 孙翰林/摄

    2021年春运期间,北京西站派出所民警在一楼大厅维护旅客进站秩序。张婷/摄

    山西天镇车站派出所民警与防疫人员一起为旅客群众讲解防疫消毒知识。李蒙/摄

    旅客出行人数的减少,丝毫没有影响铁路人为2021年春运而作出的努力。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假日7天,在各地群众纷纷响应“就地过年”的倡导下,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332.7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下降60.8%,较2020年同比增长3%。与此同时,国家铁路发送货物7299万吨,同比增长23.7%,日均装车16.89万车,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在万里铁道线上,数十万铁路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坚守在旅客看不到的春运战线上。他们用“看不见”的坚守换来了“看得见”的成效,为一趟趟列车的平安通过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守在太行山深处的孔庄人

    农历大年初三,太行山深处的月山工务段孔庄线路维修工区,除了挂在工区院内的大红灯笼和贴在大门上的对联,和往常没太多不同。

    早上7点不到,牛少雄和工友们推着一台30多公斤的螺栓松动机,扛着两台汽油捣固机,早早来到工区负责养护的7号道岔。

    今年28岁的牛少雄是工长,家在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农村。他所在的孔庄线路维修工区位于晋东南的太行山深处,远离城镇且不通公路,负责养护的太焦铁路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孔庄维修工区养护的17公里铁路线,全是弯道、桥梁、隧道,而且坡度大,最大的坡度有21‰。

    2019年6月,牛少雄大学毕业后来到孔庄。2020年11月,工作不到两年的牛少雄便担任了工长。“和媳妇商量好了,今年就在孔庄过年。”牛少雄说,他就地过年,除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放心不下这里的铁路。”

    从除夕到初二,连续3天,牛少雄和一起坚守的工友每天都要对17公里铁路线和21组道岔检查一遍。算下来3天就走了50多公里,整个春节假期中,他们要走100多公里。

    “春节期间是冬煤、电煤使用高峰,每天有近150趟重载火车要从孔庄驶过。”牛少雄说,“3天检查发现了10处设备病害,今天就是整治这些隐患,保证火车安全。”

    别看这里条件苦,但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60年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培育了“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说起孔庄精神,牛少雄满脸自豪地说:“《中国青年报》多次对我们进行报道,报纸现在还好好地保存在我们的展览室呢!”

    “无奋斗不青春。把铁路养好,保证煤运大通道畅通,才能对得起孔庄精神。”牛少雄说,自己4个月没有见儿子了,“尽管也能视频,但和亲手抱着的感觉不能比。等春运结束了,我再回去陪媳妇孩子。”

    最北铁路上的女“蜘蛛侠”

    “咯吱……咯吱……”2月22日凌晨2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京哈铁路线海城桥下,28岁的女接触网工陈晨踩着没及脚踝的积雪,紧跟着师傅王亮的脚步前去检修。这几天风大雪厚,她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一年前的陈晨,还在大学校园的草坪中穿着漂亮的裙子起舞。如今她穿着橘黄色的作业服,成了中国最北铁路上的首批女接触网工。

    2020年8月,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的陈晨和8名女同学被分配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段。为了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升大学生职工专业技术能力,哈尔滨供电段将9名女大学生安排到接触网工岗位。

    接触网工需要站在10米高空,踩着27500伏的高压接触网,冬天还要冒着最低零下35℃的严寒。由于供电维修需要爬到近10米高的接触网支柱上作业,这个工种因此也被称为“蜘蛛侠”。

    最难过的一关就是爬杆。在培训场,陈晨穿戴好防护装备,双手抱杆,手脚并用慢慢地爬了上去。“刚开始,站在上面腿都在发抖,脸被风吹得生疼,不敢往下看,衣服里全都是汗。”陈晨回忆说。

    和陈晨一同分配来的宋思剑年龄最小,为了能举起十几公斤重的接地线,她偷偷练习俯卧撑、举哑铃。“我把自己练粗的手臂照片发给我妈,她都哭了。”宋思剑说。

    今年春运开始后,这些95后女孩子组建了“女子青年突击队”,开始承担供电设备的巡检任务。

    在师傅们的眼里,这些娇弱的女孩子都很了不起。“接触网工太辛苦,她们和我女儿差不多大,我是既心疼也佩服。”工长王亮说。

    不拉旅客的火车司机

    2月14日一大早,载有绥化工务段作业人员和防疫物资的01045号和01076号轨道车,准时从绥化站出发,一路驶向张维屯火车站。

    负责此次值乘的轨道车司机,名叫徐国庆。春节前,徐国庆刚刚做完肠息肉手术。因为受交通管控、“居家令”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铁路工作人员已经无法乘坐交通工具上下班,绥化工务段决定利用轨道车对作业人员和物资进行运送,轨道车司机一下子变得紧缺起来。工长李达将电话拨给了徐国庆,徐国庆二话没说,主动担任司机职务。

    轨道车每天出动两对以上,往返两次。赶上早晨出发的班,徐国庆4点钟就得从家中出发,到单位后,启动轨道车,装好轨料和给一线职工送去的生活物资,等通勤职工上车后,分滨北、绥佳、汤林线等多条线“配送”。

    虽然整天奔波在路上,常要在车上煮点饺子、方便面对付一口,徐国庆觉得一线作业的同事比自己更辛苦:“他们上道时间比平常更早,不敢进附近村屯,零下30℃的天气里,有时候需要6个小时才能回来。”

    每当看到在区间内候车的职工,徐国庆的眼里都写满心疼。出完车,徐国庆认真地给车做保养,为是就是“让外出作业的职工能有个暖和车坐”。

    “以前轨道车基本不拉人。”徐国庆说,“现在觉得肩上担子更重了,总得把脑袋伸到窗外,看所有职工都安全上车了才放心。”

    “星光男孩”的战场

    2月17日18时许,一列乳白色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入重庆车辆段重庆西动车所检修库,回到它们休息的“港湾”。而对于地勤机械师来说,意味着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战斗刚刚打响。

    “我们的白天从夜晚开始。”多数人都是沐浴着朝霞,开始一天的工作。而这些地勤机械师却不同,他们的工作是在星夜下开启的,披着“一身星光”进行作业。“地勤机械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弯腰、低头,这样的检查动作一晚上要重复上千次,接车、登顶、车内、车底检查徒步行走达15公里。”秦庆有说。

    “检修班组请注意!车组已进洗车线,准备接车。”检修二班工长秦庆有的对讲机传来调度的呼叫声。接到指令,检车二班的小伙子排成整齐的一字形,站在检车库前准备迎接今晚第一组动车组“回家”。

    “入库时,随车机械师反映卫生间座便器被堵塞了。”秦庆有说。

    “工长,这活脏,我上吧!”26岁的何东自告奋勇。

    “处理这个我比你们有经验,还是我来。”秦庆有语气坚定。话音未落,秦庆有就开始操作起卫生间检修门里的控制箱反喷按钮,随着一团水花溅起,一团攥得很结实的卫生纸浮出水面。大家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但试验冲洗再次失败。经过仔细分析,判断管路被异物堵塞引起。大家将座便器拆掉,用厕所疏通器疏通管路,可管路内并无异物。就在大家伙一筹莫展时,25岁的肖行果断戴上橡胶手套,将手伸入管路内部,全然不顾刺鼻的臭味。经过一番努力,肖行在三通阀的位置,将堵塞座便器的饮料瓶盖清理了出来,压在大家伙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星光男孩”们收拾好工具,轻哼着他们最喜欢的歌,朝着下一组动车组走去。

    “5根小木棒”上火车背后的秘密

    2月18日,柳州机务段火车司机吴韩琦驾驶T382次列车,像往常一样从柳州站缓缓开出。吴韩琦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列车车厢里一名身穿铁路制服的男子已经摆好了5根小木棒。

    这是在举行什么神秘仪式?为何有人带木棒上车?原来,身穿铁路制服的男子是柳州机务段火车司机肖赞,正在做一项事关旅客乘车体验的测试工作——测试列车是否平稳运行。5根小木棒是测试工具,学名叫“冲动棒”,最小的木棒重约26克;最大的木棒重约76克,分别代表着5个不同的冲动等级。

    肖赞解释说,“冲动”指的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在运行方向上产生的向前或者向后瞬时较大的加速度,“就像新手司机开手动挡汽车,在换挡的时候让人感觉到顿挫。如果是火车,就会发生旅客的水杯里的水溅出来、或站不稳的情况。”

    广西地处多山地区,受车型、线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火车在启动、停止过程中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冲动,对火车司机的操作水平提出了考验。为了让火车司机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驾驶,这5根小木棒有时也会摆在司机室。

    春运前夕,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旅客列车平稳操纵攻关活动,柳州机务段成立平稳操纵组,29岁的肖赞被推荐担任平稳操纵组组长。从接到任务开始,肖赞和小组成员为了研究如何在广西大山中平稳开车,每天奔跑在各区段研究线路,先后进行了上百次现场模拟实验和测试,找出易造成冲动的地点108个,总结出了11种平稳操纵办法,使全段值乘列车的掉棒次数降低了90%以上。

    “以前最怕泡方便面,车一晃,手都被开水烫了。现在,这种现象少多了。”经常乘火车出行的旅客莫先生说。

    今年春节期间,肖赞共检测了6趟普客列车,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大年初二,肖赞登上K950次列车检查,在车厢里观察冲动棒的晃动情况。“一路平稳,没有倒棒的情况发生。”肖赞在本子上记录了本趟列车的操纵情况。肖赞说,春运期间,每一名火车司机都要通过“五根木棒不倒”的考验后,才能上线开车。

    “每次工作结束,走在车厢看到旅客们有的在车内正常行走,有的将手机横倒在水杯前看视频,每个人都在享受舒适的回家旅途,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肖赞说,虽然自己做的是一份“极少被人知道”的工作,但却感到无比自豪。

王占军 吴健 李竺林 李各 赵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2月25日 12 版

民航人的别样春节:有一种“年味”叫坚守
“看不见”的坚守 “看得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