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着眼于未来的。
——————————
从图坦卡蒙墓到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学家的发现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认知,这也让人对考古有了更多浪漫的想象。可是,考古学家自己的故事却往往被他们所发现的传奇所掩盖。
于是,人们脑洞大开。在网剧中,“考古学家们”一次一次深入地底,在错综复杂的地下宫殿和迷宫中进行着印第安纳·琼斯式的冒险。看时的过瘾避免不了看过之后的满脸问号:Bug也太多了吧?
真正的考古学家是如何工作的呢?最近一部热议的英国电影就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发掘》(The Dig)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爆发前夕的英格兰东部萨福克郡的乡村。富庶的庄园女主人伊迪丝·普雷蒂自幼就是一位考古发烧友,但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庄园的土地上有一片年代不明的古代墓冢,传说400多年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就曾在此发掘过,挖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记载。
于是,伊迪丝找到了巴希尔·布朗。巴希尔同样非考古科班出身,只敢称呼自己为“发掘人”,但是他有相当丰富的田野工作经验。经过简单试掘,他感觉这片墓冢的年代比原先想象的要久远许多。于是他力排众议,在伊迪丝的坚定支持下最终发现了公元七世纪的盎格鲁-萨克逊时期的萨顿胡船葬墓——也被后世称为“英国的图坦卡蒙墓”。之后大英博物馆的专业考古学家介入,赶在战火波及之前抢救出了震惊世界的“萨顿胡宝藏”。
与夺宝类的“考古”电影相比,《发掘》或许显得过于平淡。在精致摄影的衬托下,全片没有谈得上激烈的戏剧冲突,甚至没有一个绝对的主角。然而,它对考古的写实却是非纪录片类影视作品中极为少见的。
结合文献传说和地望特征分析的遗址勘探、抢救性发掘、实验室考古、公众考古、出土文物的保护……出人意料的是,很多时下在中国考古新闻常听到的高频词都在这部讲述英国考古人的电影里得到生动的反映。抛开时代背景不谈,这几乎就是考古标准流程和先进理念的严谨科普。
战争阴云笼罩下,一场国宝拯救行动在英格兰乡间上演。之后,萨顿胡宝藏在伦敦地铁里躲过了不列颠空战的侵扰,并在伊迪丝去世后完整向世人展出。这是否会让我们想起殚精竭虑护送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功臣? 而当保存完好的古船从泥土里现形的时候,是否又有了几分中国南宋名船“南海一号”从沙子里被清理出来的样子?片中的一位女考古学者佩吉被招进了发掘队伍,仅仅是因为她身体较轻、不会压坏船上的木头。反观今天女性考古学家的价值在这个男性主导的圈子里是否仍在被低估?一个远方的故事却在某些瞬间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人们常说,考古不同于寻宝。考古所揭示的价值远比世俗意义上的宝藏要珍贵许多。无论是拉尔夫·费因斯还是凯瑞·穆里根这样的一线演员,在本片中只能统统让位于真正的主角——萨顿胡宝藏。出土的面具、金银器、拜占庭印章等等耀眼的文物使得这里成为英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然而,他们贵为“国宝”并非因为这些惊艳的外表,诚如片中的考古学家所说,它们的发现让曾经被定义为野蛮时代的盎格鲁-萨克逊时期有了文化。英国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贝奥武甫》中描绘的王朝史诗也不再是无本之木。
片中,当巴希尔在发掘遇到困难之时,他的妻子有这样一句台词:
Your always told me your work isn't about the past or even the present. It's for the future, so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s can know where they came from. The line that joins them to their forebears. (“你总是跟我说,你的工作不关乎过去,甚至无关当下。它是着眼未来的。后世子孙可以借此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它是连接后世人们与祖先的纽带。”)
这或许就是对考古工作者最高的赞歌。他们一叶知秋,站在一个不起眼的时间节点上便看得到岁月长河的来龙去脉,深埋地下的过往皆为明天的财富。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每年有近千项新的考古发掘开展。中国考古学家的足迹已经踏上了20多个国家的土地。但是,这一切成就的发轫都是一个世纪前在河南仰韶村发现的那些距今5000-7000年的彩陶。自此,中国厚重的历史有了像殷墟和二里头这样的注解,更有一个个像良渚和三星堆这样从未见诸史料记载的辉煌时代陆续显现。
过去的百年里,中国不知见证了多少属于自己的“萨顿胡宝藏”。一代代的考古学人从地下揭示文明肇始的气象万千。我们是不是也欠他们一部《发掘》这样的电影?我们习惯于在博物馆里惊叹于先人的伟大,但别忘了那些“手铲释天书”的幕后英雄是谁。
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