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一天,在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的孙安龙给母校东南大学的老师施杰打了个电话,汇报自己的近况:“参与单位光伏发电业务的并购投资等工作,在昆明买了新房,还帮父母在老家盖了新房。”
听着电话那头高兴的声音,施杰的眼眶有些湿润。
施杰是东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一名教师。2011年,来自云南省彝良县雄块村一个贫困家庭的孙安龙考进东南大学,并在申请助学贷款时结识了施杰。“每当我碰到不会填的地方,就举手示意施老师,他总是快速跑到我这边并给予耐心解答。”孙安龙回忆。
自2004年起,施杰一直坚守在学生资助管理与服务的岗位上。怎样保证应该资助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成了他最大的“攻坚难题”。十几年来,他通过反复摸索,构建了“四措四准”精准资助工作机制,即指标体系科学化保障资助对象精准、信息手段智能化保障资助力度精准、统筹规划系统化保障资助分配精准、项目设计人性化保障资助需求精准。
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会根据学生上交的材料确定资助名单。但施杰认为,光从表格上看不出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必须多去实地家访。
看到一名出身于教师家庭的医学院学生王斐(化名)递交的助学金申请,施杰决定利用寒假去实地考察。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施杰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一栋简陋的2层小楼里,见到了这名学生及其父亲。
让他吃惊的是,王斐的父亲躺在床上,四肢不能动弹,完全丧失语言功能。原来,王斐父母早年离异,读高中时父亲又突发脑血栓,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父亲的病退工资。
家访中的所见所闻,让施杰感觉到资助育人工作责任重大。回到学校后,施杰按照程序将王斐的资助等级进行了上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为进一步落实精准资助,施杰决定定期组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工作,走访地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探索在“家校连动”基础上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资助的创新举措。
目前,施杰所在团队的家访足迹已经踏遍新疆、吉林、宁夏、四川等20多个省(区、市)。
施杰在工作中注意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仅有物质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也有精神层面的需求。
为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施杰还和同事制定“金钥匙”计划,开设街舞、吉他、口琴等兴趣培养课程,PS、视频等技能培训课程,英语口语、听力等学习辅导课程,自我成长计划等心理帮扶课程,以及读书沙龙等创新实践以及各类高雅艺术欣赏等文化活动,搭建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平台。该计划累计开课79次,超过2300人次前往听课。
“因为‘金钥匙’,我解锁了很多新技能。”东南大学2020届毕业生左恺仙开心地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刚开始找工作时并不顺利。没想到旁听到的PS课程,在面试过程中助了我‘一臂之力’,最终被心仪的公司顺利录用。”
此外,陪伴是施杰帮助学生成长的另一种方式。每年寒假,学校有几十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各种原因只能留校过年。为了让他们能够过得有“年”味,从2006年开始,施杰自愿留校陪他们过除夕,还精心准备了创意饺子宴、文艺表演、球类比赛等各类活动。
来自西藏的2013级学生格桑连续两年留校过年。格桑说:“坐在施老师的旁边,听他讲学长学姐们的故事,感觉就像在父母身边听他们唠家常。”
通讯员 唐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