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人文纪录片《小小少年》跟踪拍摄痴迷于自然、科技、艺术、运动等不同领域天赋异禀的孩子,记录他们与众不同的成长故事。
---------------
最近,“猪肉铺里起舞的芭蕾女孩”冲上微博热搜。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那夺村的9岁女孩邬刚云,每天清晨6点前,就和妈妈来到猪肉店帮忙干活。中途休息时,她一个人在店铺里翩翩起舞,妈妈也会帮她练动作。
邬刚云6岁时,跟着妈妈手机里的视频自学芭蕾舞,无师自通的她,轻松驾驭“一字马”等高难度动作。妈妈很担心家庭条件埋没了女儿的天赋。幸运的是,“小云儿”遇到了“彩云计划”的恩师们。
陶启泽和张宇晨从六年级开始合作研发机器人,一个擅长结构,一个擅长程序,两人搭档天衣无缝。他们通过“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到了高三依然热爱研发机器人,立志要在FIRST国际机器人公开赛中获得冠军——即使这对高考并无直接好处。
B站人文纪录片《小小少年》跟踪拍摄痴迷于自然、科技、艺术、运动等不同领域天赋异禀的孩子,记录他们与众不同的成长故事:在猪肉铺跳芭蕾舞的女孩、痴迷于机器人的少年组合、沉迷于昆虫世界的男孩、用摩托车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少女赛车手、想组建自己乐队的9岁钢琴男孩……
一位早培班班主任说:“超常儿童之中确实有各路神仙。”在人生初期绽放天赋的小孩如何长大?父母又该如何引导这些孩子的成长?
天赋是一种“非常态”的表现
在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任教20多年的关於,对邬刚云的舞蹈潜能赞叹不已:“我们(学校)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我都没见过这么有天赋的孩子。”
机器人社教练老师提到,陶启泽与张宇晨参加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就是选拔一些超常儿童,在各个方面有一些天赋的孩子”。
看起来,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别人家孩子”,闪闪发光的“天选之子”。那么,什么是天赋?
心理咨询师阿诺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析,每个人大脑的发展分不同的功能和区域,有些孩子空间建构能力超出一般的人,有的孩子律动率比其他孩子更敏感,有的孩子对色彩更敏感。“从心理学来讲,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超出常态的时候,我们会用‘非常态’这样的表达。‘天赋’这个词是一个偏世俗化的、褒义的形容,而在心理学层面我们认为,那是一个超出常态分布的表现”。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阿诺会遇到许多非常焦虑的家长,他们无法在孩子身上发掘出“超出平常人的天赋”。“这种焦虑让他们觉得孩子未来是平庸的,所以会付出很大努力,比如强迫孩子学习美术、音乐、奥数等,激发潜能——可能已经超出了这个孩子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阿诺说,当下有些人对“天赋”的定义存在误区,认为一个孩子某方面展示出较好的能力,就等同于“一定能成为这方面的大家”。“在我看来,每个人大脑区域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在某个区域比其他人更优秀,在另外的区域里发展可能相对落后。所以如何去定义天赋很重要。”
《小小少年》导演孙超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非常神奇的一点是,我们拍摄的孩子,看起来都是最普通的小孩,没人觉得他们是小天才。比如邬刚云,学校老师都不知道她喜欢跳舞,就觉得她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文静女孩。”
bilibili高级顾问朱贤亮说,“天赋”不是这部片子想展现的主题。这些拍摄对象本质上属于痴迷于自己所爱之事的“普通的孩子”,他们的努力和热爱,会让其他孩子有所启发。
从天赋到理想中间要走的路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困惑于人生的意义,很难找到自己真正痴迷的领域。但是有一些孩子,在人生初期就绽放出了天赋,找到了自己痴迷的领域。这分“痴迷”,是命运的眷顾,同时也是对这些孩子自身,以及他们身后家庭教育的考验。
有家长询问阿诺,是否要让自己小孩展现的“天赋”转化为兴趣,甚至变成未来的发展道路,阿诺的建议是:不要将“天赋”单一发展为一项“功能”,要考虑清楚,从天赋转化为兴趣,乃至一个理想的结果,中间是什么?
“例如一位钢琴家小时候在音乐方面具有超出普通儿童的特长,但是,让他成为钢琴家的关键,不是因为他的天赋,而是他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牺牲掉的本该属于小孩这个年龄享受的生活。”阿诺说。
有B站网友评论《小小少年》:“看完最大的感触不是小孩子的天赋有多好,而是千里马也需要有它的伯乐,也需要自身的努力,熬过最难的那段时光,每个人终究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许多人说,在猪肉铺里跳舞的“小云儿”遇见“彩云计划”创始人张萍和关於,是终于遇到“伯乐”了,然而关於认为,“是千里马在培养伯乐”。
论天赋,有孩子被视为颇有潜力的职业乒乓球选手,然而他选择转型成为职业电竞选手;论“功能”,在学习紧张的“名校”玩机器人不能给高考“加成”,但少年们依然乐在其中,笃信“好玩对于我来说,意义比较重大”。
一个孩子的天赋是光彩夺目的,可是在他长大的路途中,热爱比“功能”更珍贵。
“猪肉铺芭蕾舞女孩”冲上热搜,不少网友说天赋改变了邬刚云的命运。而孙超坦陈,其实他们想说的不只是一个走出大山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美与成长”的故事。
“当一个女孩子跳起舞的时候,她想的可能并不是要走出大山,而是感受着身为一个女孩子的美妙,这美妙是一种珍贵的自信,是高于语言的情感抒发,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孙超认为,舞蹈的美是一种纯粹的力量,是铠甲,让经历挫折的女孩更漂亮地去面对这个无常的世界。
培养“天赋”之外的多元能力
从事在线教育职业的黎秋秋告诉记者,她的一个中学同学因为数理化总是考满分被家长称为有天赋,然而在她看来,更震撼的天赋在于——“用校门口最便宜的简单水彩,调配出的颜色,能画出蔚蓝湖水的极强透明质感,那是其他孩子做不到的”。
5449机器人战队的陶启泽和张宇晨,除了研发机器人,生活中还有很多乐趣:课余时间,做折纸、画点画,或是做一些小发明,例如“不会倒的平衡车”“行星发动机加湿器”。
孙超曾问一个研究昆虫5年的男孩的妈妈,为什么孩子喜欢昆虫这么久?那位母亲给他的答案是,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都有很大的潜力去发掘和痴迷某一个领域,发现自己的热爱所在。但问题是他身边有没有大人在陪伴、在鼓励他。大人要告诉他,他去钻研的东西,是非常了不起、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大人要帮他延续这分热爱。
除了陪伴,家长如何更好地唤醒和培育孩子的天赋?
阿诺强调,天赋不等于成功,在天赋和成功之间,家长需要培养孩子其他的能力,比如意志力、应对挫折的耐受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是不是愿意百分之百地去坚持?有一些孩子对于失败非常敏感,一些小挫折就会受到打击”。她认为,孩子大脑功能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才是最好的天赋。
阿诺觉得,面对孩子的“天赋”,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能抱着一种幻想——“孩子有天赋,意味着孩子会过上比我更好的生活”,而是要考虑让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多远,怎么走?
另外,家长要去思考,什么是“成功”?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成功,到底是孩子拿到一块金牌,还是在打球的过程中尽情享受,获得能够驾驭一个体育项目的愉悦感?”阿诺表示,每个人对自己生活定义不同。孩子的天赋,应当与生命感受到的幸福,产生直接关联。
黎秋秋提到,她平时接触到的某些“天才儿童”的家长,会过于聚焦孩子的单项特长,而忽略孩子在人际关系构建、生活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孩子早早得到光环后反而愈发孤独、落寞。
阿诺也提醒,家长不要一味培养孩子的一项天赋,还需要提供其他生活的多元“可能性”。“家长提供更多可能性后,也许孩子未来还是按照大脑天生的选择,往热爱的方面走;也有可能发现了另外的领域,更感兴趣,那么孩子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丰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