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从18个红手印到一句“520”

小岗村:没有躺在历史“功劳簿”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3月26日   03 版)

    3月4日,来自河南的骑行队在小岗村游览,队员年龄大多在60岁到70岁之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摄

    创业青年陈敬萍用20亩流转土地,建起了草莓大棚。3月4日,她在自家大棚里向前来采摘的游客介绍草莓品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摄

    扫一扫 看视频

    乡村振兴,关键看人气。没出正月,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就早早地告别假日的状态,洒水扫路,端出新鲜的草莓,一切就绪,喜迎八方来客。

    58岁的丁雯从新疆阿克苏来,这是她第二次来到小岗村,对比两年前所见的村容村貌,她不禁感慨:“又变了,好多地方已经不认识了。”远处,几台工程机械车辆正在施工,再过一段时间,小岗村的外环路就会畅通起来,更加方便节假日游客的出行,助力5A级景区创建。要知道,该村曾经在2019年5月1日当天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直逼黄山风景区。

    作为一名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丁雯这次回到蚌埠探亲,特意带上家人重访附近的小岗村。在她看来,“小岗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眼下学习党史就要好好温习‘大包干’这一课,让全家人都来实地感受小岗村的历史巨变。”

    年轻导游吴静一天的工作,是从万里同志题写馆名的“大包干”纪念馆开始的。“1978年以前,小岗村是有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现在是‘三红村’,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颁证的红簿子,再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利,群众过上了红红火火的生活。”出于经验,每当此时,吴静会稍做停顿,等待参观者的提问——“你是小岗人吗?拿到分红了吗?”她习惯了用略显平静的语气回答:“我是土生土长的小岗人,连续4年有分红,就连我5岁的孩子也有!”

18个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序幕

    民以食为天,那段艰难的岁月,“粮食”“饥饿”两词深深刻进小岗人的集体记忆中。“大包干”纪念馆的起展处,便是一幅粮食产量表:100多人的小岗村,1966年-1976年间,粮食产量始终徘徊在3万斤左右,触目惊心的是,1966年人均口粮仅有110斤。村民长期吃供应粮,1975年整整吃了10个月。

    “种地的,不能养活自己,还要靠国家来救济,脸上无光呀!”78岁的严金昌回忆,“一天几顿稀饭,没见过干饭的影子,最盼着春天,可以挖野菜充饥”。

    在生存和尊严面前,小岗人只能无奈地舍弃后者,别上一副“凤阳花鼓”,外出讨生活。“如果有一线生机,都不想出门要饭。”当年的“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今年78岁,仪表堂堂、身板挺直。他至今仍记得当年头一回讨饭,实在不好意思走到人家门口,“有好心人会倒上一碗稀饭,不在饭点时,人家会给一小把米,我就紧紧攥在口袋里,生怕丢了一粒”。

    报告文学作家温跃渊回忆,严金昌家当时屋前还有两三分地,他把种的生姜弄到淮北去换山芋干,一次在固镇县换了128斤山芋干,往家挑,挑不动了,就数着电线杆子挪脚步。即使这样的讨饭户,“割资本主义尾巴”也割到他头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深刻指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

    不过,庆幸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面对严峻的农村经济形势,有的地方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率先进行改革试验。1978年,安徽省遭受大旱灾,秋种遇到严重困难。安徽省委决定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应急性措施,立即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各地出现了全家男女老幼齐下地的景象。

    借地,无疑唤起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他们头脑里一直被压抑的“单干”念头重新冒了出来。1978年12月的一个沉沉寒夜,村民严立华家的煤油灯散发着希望之光。关友江、严俊昌、严宏昌、严金昌等18户村民在此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这一年,严金昌刚刚30岁出头,大部分人年纪相仿,这群敢为天下先的农村青年,就这样吼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声“惊雷”。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13.3万斤,人均收入400元,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戛然而止。“大包干”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渐确立,成为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为全面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从“温饱线”步入“富裕门”

    改革之路,道阻且长,难免迂回曲折。由于小岗村田少地薄、交通闭塞,虽然“跨过温饱线”,却“未进富裕门”。盛名之下的小岗,与其他乡村一样,一度遭遇发展的困境,为此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小岗是不是躺在了历史的功劳簿上?

    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2004年,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凤阳县任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近6年时间里,他修路强基,招商引资,发展产业,试点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让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这期间,小岗人曾用他们惯用的方式——两次按下红手印,挽留届满的沈浩。

    为了小岗的发展,沈浩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最终倒在了深爱的这片土地上。继“大包干精神”之后,“沈浩精神”成为小岗村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小岗人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小岗人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不断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

    “我们对集体土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确权登记颁证,巩固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用活了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成效明显。”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土地确权为土地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让农民吃了“定心丸”,推动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此外,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小田变大田,更加有利于连片机械化操作。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因地制宜组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带着村民共同致富。

    1979年出生的殷玉荣曾经在外跑运输,返乡后办起了养猪场,获评小岗村致富带头人。富起来的殷玉荣看到村里土地闲置的现象,萌生了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念头。小殷村民组43户村民以584.81亩土地经营权入股,加入殷玉荣牵头成立的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可获得“三金一补”收益。

    “过去外人常说小岗发展不足,今天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核心,全域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子商务为补充的‘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在这里基本形成。”李锦柱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小岗村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安排”,其中细化到68项具体任务,每一项都对应着凤阳县和小岗村的具体单位,全年发展方向与具体路径一目了然。

分享改革红利,共促乡村振兴

    “只有业态丰富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才能更宽广。”在李锦柱看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把人气提起来,让村民人人参与经营,个个有赚头。如今在小岗村,春天草莓节、夏天葡萄节、元宵夜市……各种节庆活动轮番上演,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农家乐家家爆满,村民家的土特产被外来游客抢购一空。

    李锦柱至今记得,有一年葡萄节,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家开的农家乐,一个中午接待了43桌。“关友江的老伴笑着对我说,你们怎么一下子弄来这么多人,鸡被吃完了,鸡蛋也炒完了!”

    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所有人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实现共同富裕。随着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不断深入,村民从昔日的“户户包田”转变为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

    2020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创新高,达到了1160万元。自2018年起,小岗村连续4年分红,村民人均分红金额从350元、520元、580元增加到600元。

    在小岗村,每一年的分红大会也是一场表彰大会,坐在前排的是昔日的“大包干”带头人,以及村里评出的“美德少年”、新入学的大学生代表等。李锦柱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人均分红520元,喜欢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他在场打趣地问道:“520是什么数字?”大家齐声呼道:“我爱你!”

    “小岗人打心底发出了对党的热爱之情,那一幕,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感恩的小岗人始终不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小岗人的新生活。”李锦柱深情地说,“我们也希望,小岗的未来一代把这种爱党爱国的情怀传承下去。”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如今小岗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有志青年的到来。

    80后的潘苗苗是安徽农业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当年她带着“全谷物食品项目”落户小岗村,根据当地小麦软硬适中的品质特征,采用欧盟标准的先进工艺,成功研发出七彩谷物杂粮意面、儿童谷蔬面、时尚意大利面等小岗系列面条产品,填补我国高档全谷物意面的空白。

    85后的李飞是小岗村首批“引智上岗”的博士,负责村里“弘浩书院”的运营,定期举办文化沙龙,推广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村庄,推动文化振兴。“明显感觉到,随着产业项目的相继落地,小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每到晚上,大家济济一堂,畅谈人生理想,商讨创业计划。”李飞说。

    来自山东临沂的李飞成为小岗村第17位荣誉村民,也是迄今为止年纪最小的荣誉村民。“这份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下一步我打算在小岗尝试具体的农业项目,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3月26日 03 版

小岗村:没有躺在历史“功劳簿”上
农村土地改革 从分到合的成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