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 赵丽梅)近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未来如何更好地围绕已脱贫地区现有产业,增强其发展内生动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名农业产业发展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认为,该意见把准了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脉”。他向记者介绍,脱贫攻坚期间,很多处于山区、丘陵地带的原贫困地区农产品——如大枣、猕猴桃等,因消费扶贫而走上城市餐桌,“很明显地感觉到,几年前猕猴桃大多是绿心的,这几年通过产品扶贫,我们认识了平价的红心、紫心猕猴桃”。
不过,孔祥智指出,通过帮扶和认购为扶贫产品打开销路,肯定不是长效机制。未来,一定会有一部分产业在优胜劣汰中逐步退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也注意到这一问题。他指出,产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方向。“从多年经验来看,产业发展要结合地区特色,比如,此前提出的‘一县一品’。但千万不能赶时髦、跟风,比如,一个地方种金银花,效果不错,其他地方就跟着种金银花,不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老百姓的种植习惯等。”赵皖平提醒说。
赵皖平发现,此前许多地方发展大棚蔬菜时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可能导致蔬菜烂在地里卖不掉,且浪费大棚投资资源。对此,他建议未来应以市场化手段淘汰同质化较严重的产业;政府应加强产业引导,比如,在规划项目使用资金时做更深入的调研,不能“一刀切”,“否则钱投下去效果不好,百姓不满意,甚至可能存在返贫风险”。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指出,农业产业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相比难以避免的同质化问题,真正的难点在于产业链较短。“不仅要打通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还要解决加工和销售问题。”他建议应重点在延伸农业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完善供应链等方面下功夫。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建议,一方面,提高标准化生产效率、提高绿色环保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设施投入、降低物流等成本,以此增强已脱贫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延伸产业链、挖掘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唐丽霞建议发挥已脱贫县的历史、文化、区域特色,将这些“无形的东西”转化为附加值融入农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