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没上过大学有什么区别#以话题形式冲上微博热搜,网友围绕大学教育的投入与回报展开了热议。其中,有人认为读过大学后,整个人的境界都会提升;也有人举例说明一些成功人士并未读过大学,读过大学也未必等于成功。对于这个话题,在大学里徜徉了将近十年的我,也有不少感想可说。
诚然,正如不少质疑大学教育意义的人所说:从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上“毕业”,好的成绩也不代表日后能取得成功。然而,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大学都是一块“敲门砖”、一片“缓冲区”、一座“瞭望塔”。大学能给年轻人提供独一无二的开放环境,以及开阔眼界的时间与资源,从而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把握未来。
从最现实、最功利的层次来说,文凭在很多时候都是重要的“敲门砖”。在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热门行业和单位的招聘标准也日渐严格。是否曾在大学相关专业就读、就读的大学层次如何,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前景。或许有人会提出,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许多精英创业者并未从大学毕业。但要知道,未曾大学毕业者千千万万,达成非凡成就者又有几人?很多成功者的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要想拥有一个确定的未来,按部就班地接受高等教育、从大学顺利毕业,是绝大多数人的必经之路。
从人自我完善的层次来说,大学校园是走进社会前的一个缓冲区。绝大多数人高中毕业时,只有18岁左右,此前的人生都是在家庭与校园的小环境下度过的。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往往缺乏认识,也缺少与人沟通、合作的经验。即使一些外在的技术可以速成,内在的心理素质却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锻炼。大学是从校园到社会的绝佳过渡——从正面来说,它既有中学的纯粹性和学习氛围,又有社会的多样性和交际环境。从反面来说,它不像高中那样“压力山大”,让我们为一个目标夜以继日,也不像社会那样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有较多的机会去历练、去试错。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课堂学习、实习实训的操作中,学生可以经历潜移默化的蜕变。没有经历过演习的军队,很难在战场上攻城拔寨,而人生也正是如此。
从理想主义的层次来说,大学更是面向广阔世界的一座瞭望塔。有人说,社会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固然不错。但在社会上受到教育的代价,往往是碰壁碰到头破血流。很多人说大学是“象牙塔”,不论这个说法是否带有揶揄成分,提供相对纯粹的环境,都是“象牙塔”最宝贵的品质。在经历社会历练之前,大学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磨练心性,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实现理想的可能路径。社会是广阔的,但同时也有不少可见或不可见的障碍,它就像一片宝岛遍布又充满漩涡的汪洋大海。站在大学这座瞭望塔上,我们用几年时间尽情眺望,标明航线,因此更能在出航寻找“宝藏”时游刃有余。
诚然,高等教育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更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再高的学历在手,也只是奋斗过程中的一个中间节点。但至少,绝大多数人都有机会通过大学降低走上社会的风险,增加前往未来的选项。读大学,不是人生的“唯一解”,却是绝大多数人的“最优解”。
梁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