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8日9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新华社记者的一张摄影照片,定格了这一历史瞬间:长枪短炮的摄像机、照相机齐齐聚焦会场,1300多名中外记者汇集而来,向世界传递这次在新世纪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亮相的第一次代表大会。2100多名代表,代表全国6600多万党员,是此前历次党代会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中央企业系统代表团和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两个“新面孔”首次出现。
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明确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
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有了清晰描画。
——————————
中国大磁场汇聚发展最强音
据大会新闻中心通报,报名采访十六大的中外记者达到1375人,是此前历次党代会中最多的。十六大的开放度也前所未有,41家新闻单位242个机构的590名外国记者参与采访,15个团组讨论会先后对外国记者开放,这在党代会历史上是第一次。
外媒对十六大给予高度关注。有外电报道:“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治空前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亮的经济增长点。这次大会将对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会场内,2100多名代表凝神静听、心潮澎湃;会场外,在电视屏幕前,在电波声里,亿万中国人的心,随着报告的铺展而跳跃,一如两年前迎接那个难忘的世纪之交。
2000年跨年夜,无数中国人彻夜狂欢,6万人齐聚浙江温岭石塘小镇,只为最先看到新千年第一缕曙光;那一年,中国正式提交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2001年12月,经过长久艰苦谈判,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就在十六大召开前,中国成功地把第三艘“神舟”号飞船送入太空,“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随后升空,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将成为现实。
当人类社会一脚跨入21世纪的门槛,各种欣喜和期待喷薄而出。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一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一个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两个结论就是党的十六大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评价。”党史专家李君如在《“全面小康”思想史笔记》一文中指出,正是基于这种分析,从当时实际出发,十六大提出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战略任务。
“新世纪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党的十六大要回答的重大时代命题。
“财富”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江泽民作的十六大报告,2.7万多字,共有59页,从政治、经济、法治,到外交、文化等问题逐一阐释,“他的讲话抑扬顿挫,一个一个字念得非常清楚,给听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报告中最亮眼的关键词 。“财富”,这个词第一次浓墨重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6次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地响彻万人大会堂。尽快地富起来,放心地富起来,大胆地富起来,这是十六大报告传递出的响亮声音,也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心愿。
“老百姓是从吃饭穿衣的实惠中体会变化的。”山东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党支书王乐义代表说,他们村种植了2000亩无公害蔬菜,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三分之一。对农民来说,“万元户”的概念早已过时。
上海新浦东软件园党委书记胡鋐亮代表最为感慨的是,在日新月异的上海,你已经很难辨别那些在大大小小公司就业的各种肤色的员工,到底来自哪个国家。作为一名“海龟”,在胡鋐亮带动下,十几位海外留学人员放弃国外稳定优厚的生活待遇,先后来到浦东这片热土创业。
那时,人们或许难以想象,近20年后的今天,浦东已华丽转身为一座光彩璀璨的现代化创新型国际化大都市。
90多个“新”字彰显与时俱进
面市仅两天,十六大报告单行本在北京的销售量突破百万。
据当时媒体不完全统计,90多个“新”字,出现在十六大报告中,与诸多“新”气象相映生辉的,还有世纪之交流行的热词“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的灵魂。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当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81岁的中国共产党得出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日渐清晰,江泽民要求,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这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新大寨的领头人”郭凤莲代表把不断与时俱进的大寨带到十六大,“从十四大到现在,大寨经济总收入增加了1000多倍,人均收入增加了180多倍。尤其是十五大以来的这5年,大寨称得上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小康社会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
从1982年9月,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2002年11月,十六大宣布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庄严承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中国进行了不屈不挠、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决战。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一副崭新的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