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渤海湾一片盐碱荒滩拔地而起的天津滨海新区,始终保持着当初拓荒创业时的决心和气度。
2021年2月,滨海新区启动新一轮面向全国公开选聘管委会副主任,这是该区全面推行法定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这场改体制、“动饭碗”的深层次改革把“刀口”瞄准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取消“铁交椅”“铁工资”,以业绩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都是为了让这片土地在新时期焕发出新活力、新动力。
滨海新区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创新本来就是滨海新区的“根”和“魂”,也成为外界观察中国改革进行时的“直播镜头”。
“改革活水”曾从这里流过。1984年,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年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这里提笔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
109枚被淘汰的公章
滨海新区由原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区和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12个功能区合并而成,多年来率先尝试了一次又一次自我革命式的改革。
2006年5月,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意味着滨海新区要肩负起带动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国家使命。这里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伴随着国家改革发展的进程,滨海新区一直在探索新的历史方位——为全国改革试政策、探新路、谋突破。
“一枚印章管审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一箱来自天津的109枚被淘汰的公章,那是政府简政放权的生动见证。2014年5月20日,滨海新区组建了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率先实现了单一窗口可办理任何审批。随后,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大大小小的红色公章逐渐被革了“命”。各地纷纷效仿滨海新区的做法,把简政放权进行到底。
改革“刀刃向内”
天津开发区一直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上,快速成长为国内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曾经这里出品的“一支机”(摩托罗拉手机)和“一碗面”(康师傅方便面)闻名全国。然而,这艘高速行驶了几十年的巨轮,渐渐驶入了“静水流深”的航段,吃水加深、问题涌现。
和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阵痛期”一样,这个老牌开发区虽然新投产、新达产的大项目不少,但一些大企业增长速度放缓,有的还出现较大下滑;在与各先进区域的激烈博弈中,适应得不快、换挡不及时,曾经最让这里引以为傲的创新发展能力表现得不再突出。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五大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相互之间缺乏战略协同,发展趋于同质化,产业出现相互“克隆”“撞车”现象,导致发展分散化,形不成合力,攥不紧“拳头”。
2019年,滨海新区再次拿出创业时敢打敢拼的闯劲儿,大刀阔斧推行法定机构改革。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力图在破与立之间,找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新引擎。
“开发区本身就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产物。”时任天津开发区负责人说,我们再一次改革、重组、再造,正是又一次改革开放再出发。
强化经济职能,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高质量发展上,成为这轮体制改革紧紧牵住的“牛鼻子”。滨海新区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改革前,各开发区管委会是天津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编制身份主要包含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大类。
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人才活力,开发区抓住“处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打破干部终身制,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模式被彻底摒弃,在“有为”才“有位”的竞争机制下,选人用人从“该用谁”变成“能用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干部不再是“能上不能下”,而是3年为1个聘期,“如果不担当不作为,可能连3年都难坐稳”。
开发区选人用人机制创新拉开了滨海新区法定机构改革的大幕,从此,全面取消编制管理,打破“铁饭碗”,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多劳多得。
郭纪涛是在这轮改革中竞聘成为开发区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促进局局长的。改革前,这个局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招商经验,改革的目的就是激发出大家的“狼性”和“血性”。如今,这里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坐着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四处招商,马不停蹄地拜访各个企业。
据统计,改革后滨海新区各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7.7岁,比改革前年轻近6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到76%。
滨海新区副区长、天津自贸区创新发展局局长尹晓峰介绍说,该局2020年成立,面向全球公开选聘副局长,目前已组建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团队,平均年龄35.3岁,其中很多人拥有硕士及以上高学历,有国际学习或工作经历。
智慧新城
如今的滨海新区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独具特色,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万亿元,拥有多个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国家级超算中心、曙光、飞腾、长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为代表的信创产业全产业链条,构建了从整车生产到零部件制造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培育了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药、智慧医疗等生物医药产业链。
吸引全球人才目光的,除了这里迷人的创新氛围,还有这里让人难忘的生态宜居环境。位于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由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首个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这里曾经三分之一是盐碱荒滩、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三分之一是污染水面,如今已成为绿色环保的国际生态城市样板,在“智慧城市大脑”驱动下,正在成为一座真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智慧新城。
这座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海新城,正不断汇聚起创新要素,用不竭的创新活力迸发出新的城市生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