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强基计划”进入第二年。近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36所试点高校均已发布2021招生简章。经历去年意外“遇冷”之后,新一轮强基计划释放“广撒网”信号,报考范围放宽,学生入围比例更高。
此前,《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各试点高校要深入总结实施情况,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强基计划”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部分高校增加了高考结束后到高考成绩公布前的确认环节;二是扩大了入围比例,今年入围比例基本为6∶1,而去年有的高校入围比例仅为3∶1,清华、北大去年的强基计划入围比例最高,但也只有5∶1。
这两大变化,指向的是同一个目标,那就是确保“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得到完成,避免无法招满的情况再次发生。增加确认环节,是为了把未确认的学生排除,避免有的考生入围后再放弃;扩大入围比例,则是为了扩大“选材面”,给更多有意向的考生提供机会。当然,这两大变化也引发一些争议。对于增加确认环节,有人认为这并没有太大约束作用,即便确认,考生照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放弃,如到学校参加测试,但故意考得很差。而扩大入围比例,也让舆论担心是否会影响“强基计划”的生源质量。
从去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优化“强基计划”的招生程序与办法,无疑是务实之举。虽然确认环节的约束作用刚性有限,但是,这有助于校方进一步了解学生意愿,寻找有志成为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的考生,避免“强扭的瓜不甜”。适当扩大入围比例,或许会导致入围分数降低,但从多元评价角度看,由于“强基计划”是按“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对入围考生进行综合评价录取,生源质量的下限仍有较好的保障,而且不少高校也设置了最低入围分数要求。
要让“强基计划”真正起到推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作用,除了完成招生计划,还要让高校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学协同起来,一起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高校也应着力于提高“强基计划”的培养质量,以此转变基础学科“又穷又难”的形象,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首年遇冷,其实并不意外。这一计划相比于之前的自主招生,由于是36所“双一流”A类学校拿出并不热门的基础学科专业招生,且实行综合评价录取,并限制被录取的学生转专业,不受考生追捧,也在意料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强基计划”首年“遇冷”,恰恰显现出推进这一计划的重要性,也暴露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未能充分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兴趣的弱点,以及部分考生把特殊招生计划当“跳板”的心态。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坚持按高考成绩入围,入围后按高考成绩与校测综合评价录取,录取后原则上不允许换专业,是完全正确的方向,倘若在这些问题上妥协,“强基计划”便与过去的自主招生没有区别。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关部门也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政策初衷。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兴趣。客观而言,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包括在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大多只关注学生的高考分数,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时,存在盲目追逐热门的问题。改变这一局面,需要高中教育摆脱“唯分数”与“唯升学”导向,与此同时,也需要大学积极参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今年,复旦大学面向上海高中生推出“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便有助于拓宽高中生的视野,培养高中生的学科兴趣,值得其他高校借鉴、推广。
实施“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更是培养改革。有的考生在考出不错的高分之后,就放弃强基计划,认为基础学科学着累,就业前景也不好,这其实是对基础学科的误解,也反映出一些考生存在去苦趋乐,不希望在大学继续苦读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对高中学生及家长的招生宣传,让高中学生及家长了解真实的基础学科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要把“强基计划”的培养改革切实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为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培养生力军,也助推社会形成更加完善的成才观。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