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4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脱去“清华医生”的英雄战袍,他也是普通人

李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4月23日   07 版)

    一则让人痛心的新闻刷屏了朋友圈,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年仅27岁的王倬榕医生,因在家中突发脑意外,经抢救无效最终与世长辞。家人决定捐献器官,挽救了5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使两名双目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新闻标题多如《泪目!27岁清华医生最后的奉献!》《这次,是这位清华医生最后一次救人》,内容大多在介绍王倬榕医生优秀的履历,赞美其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并表达对其英年早逝的惋惜。

    透过这一条条新闻,我看到了一名在医术上出类拔萃,在医德上高尚伟大的医生,正如曾经在众多类似报道中出现过的千千万万其他医生的形象。在我们的比喻中,我们总爱说医生是天使,是战神,他们一边守护患者,一边对峙死神,仿佛拥有无穷的能量。这些让人充满敬意的宏大叙事之外,我们可曾想到过,这些医生也是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普通人?

    我注意到,丁香医生公号发布了一条缅怀王倬榕医生的推送《一个喜欢听周杰伦的年轻人去世了| 27岁清华医生最后的奉献》。这篇文章令我尤其感动,因为它揭开了医生那“闪着魔法光芒的白色战袍”,让我们看到王倬榕的立体形象——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老朋友或是好师兄,喜欢看番追剧,也喜欢读古诗词,还是周杰伦的铁粉。他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待人亦真诚友善。当我打开王倬榕的知乎账号翻看他的回答时,我看到他也曾经义愤填膺地为医生收入与付出不对等的现状而打抱不平,写下“尝闻回春圣手,憔悴渐宽衣带”的词句。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有哪些你第一眼看到就爱上的句子”这个问题下回答:“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王倬榕的确是一名“英雄”。不知有多少人曾仔细了解过中国医生,尤其是像王倬榕这样身处“高压系统”的医生的艰难处境?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毕业生、休斯顿奖学金、瑞年奖学金、中美宜和奖学金、优秀科研奖、清华大学医学英才计划……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标签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重压。一方面,他们面临着繁重的临床工作,等待着他们的是数不清的值班。另一方面,长期的科研压力也让人焦虑。漫天纷飞的通稿只提到王倬榕医生的优秀和尽责,但在“日夜奋战抢救患者”这样的文字的背后,不知是否有人细细咀嚼,压倒了一名27岁年轻医生的,是否有很多他本不该承受的重压?能够在这样的重压之中扛起医生的责任,“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王倬榕担得起“英雄”之赞美。

    “英雄”与“普通人”从不矛盾。扛起医生肩上巨大的责任与压力的,是一具具需要饮食与睡眠、需要金钱与休息的血肉之躯。面对医生这一职业,有人似乎已经习惯了通稿里“伟大”的完美人设。此后,他们身上的一切瑕疵,甚至并非瑕疵的东西仿佛都成了不可饶恕的罪恶,以至于有位医生在经过7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之后,在返程路上的救护车里吃香蕉也能被狂喷。我想,不论是医患关系的纾解,还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都需要将心比心,对医生多一点理解,给医生权益多一点保障。毕竟,我是多么希望我能够在某一次杰迷交友或是诗词交流中认识那个生动可爱的王倬榕,而不是以今天这样的方式了解他的伟大。王倬榕,行医不易,你辛苦了!

    (作者为北京大学学生)

李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23日 07 版

匠心锁花开
脱去“清华医生”的英雄战袍,他也是普通人
不要好斗到连个论文致谢都要开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