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中文国际化正高扬帆快发展。近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正式发布。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视域下如何科学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等基本理念,关系到建构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规范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等重大问题。
---------------
适时提出“国际中文教育”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中文教育的提出,这是与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的。
2019年12月,孙春兰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提出“国际中文教育”这一崭新的学术概念。今天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转型阶段中其蕴含着的背景:首先,这是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必然要求;其次,是移动互联网背景的必然观照。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线上教学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突进式发展,作为一种诱发因素,疫情只是充当了教学模式调整的一个加速器,可以说这是学术语境的必然,没有疫情,教学模式的变化也会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迅猛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相较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提法,有所不同。第一,突出中文教育指称更加友善;第二,突出了国际交流的属性;第三,扩大了外延。中文相较于汉语来说,外延更大,既包括文学、文字、语言,也包括了中国文化;第四,国际中文教育与一些定式概念相匹配,比如中国,中华等概念。无论是作为一般话语还是作为学术术语,都有助于受众感知。
转型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国际中文教育在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不变性与可变性。国际中文教育的内在学科属性未发生变化,研究对象、理论支撑、学科话语在学理上依然成立。学科属性不会根据学科名称或者“冠名”变化而发生变化。
但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个偏重实践性的学科必然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使基本课程和职业需求尽相匹配。我们认为调整应该建立在对战略导向、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分析的基础上。
战略导向。2013年以来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学者认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对中文赋予更高期待,但“一带一路”国家中能够将中文作为外语熟练掌握、并能作为工作语言应用的人还不够多,与实际需要之间还存在差距。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加强中文能力建设势在必行、潜力很大、任重道远。
市场导向。无论是战略导向还是政策导向,最后都要以市场需求为根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市场需求。面向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才是接地气的。汉语学习的市场是可以准确反映本专业需求的晴雨表,目前国内市场上以汉语学习为主的公司,成功实现商业化的极少,通常汉语产品从设计到成熟,周期在10年左右。汉语学习类的产品市场化过程比较长。
线上做加法,线下做减法
21世纪以来,高校原来的课程体系日臻成熟、师资情况相对稳定、但教师的知识结构固化、知识更新亟待加快,这就意味着课程不可能从内部作出较大调整。在国际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培养方案的调整可以采取内部做减法,外部做加法,横向做支架的做法,即原有的课程,由于知识陈旧或不合时宜等原因不适合开设的要果断删除,增加外部精品课的数量,教师在外部精品课进入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迅速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起到教学支架的作用。
目前,线上课程建设的主导者,有出版社、基金会、教师协会、公司和高校等,他们针对不同的受众,调动各种资源开展录播课、直播课等线上课程。通过大量的课程观摩学习,我们发现目前针对本专业的线上课程,存在以下特点。比如,系统性不强。大部分课程是根据专家的个人研究旨趣随机选取的。比如,讲座性质的比较多。课堂教学和讲座差异性比较大,所以,能进培养方案或者适合动态调整的课程不多。再比如,精品课少。各个平台的课程遴选的专家学者水平良莠不齐,筛选后,可供教学使用的课程不多。
所以,我们认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本专业线上课程资源库。从资源配置和信息共享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没必要再搞“大而全”,甚至“小而全”,不必所有高校都花费大力气建设所谓的金牌课程,只需要对待选课程进行专家甄别即可,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为了避免学术语境中存在“大海捞针”式选课的可能性,除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取精品视频课与个性化课程结合的方式。其次,面对多元的就业环境。需要在专业课外为培养对象赋能。培养方案一定要在共性的基础有显著差异性。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在文科性质的专业里,开设技术性课程,要求学生会利用最基本的数据工具。
综上,我们认为“国际中文教育”这一概念的适时提出是与国家战略和国际形势发展相一致的。国际中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等理应及时调整,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供需契合。
(作者宋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许文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宋晖 许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