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火了,并且正从热烈讨论开始付诸行动。
今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上线交易,此时,距离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
“人们或许没有想到习近平主席会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在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这两个目标的提出,在有些专家眼中有些出乎意料。而如此明确的时间表,则显示了中国提速减碳的坚定决心。
铁腕决心倒逼绿色转型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上再次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对标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达到45亿吨的峰值,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预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达到106亿吨左右,是欧盟的2.4倍。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从碳达峰至碳中和通常预留50-70年时间,我国仅有30年。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近期在受访时坦言,目前我国全面绿色转型的基础依然薄弱,最突出的是“三个没有根本改变”,即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可以说,这一环境目标旨在把中国经济增长从旧有的高污染轨道彻底转向绿色轨道。王毅希望人们看到,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在不断深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不惜成本的。
脱碳化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天津、山西等多地将碳达峰纳入地方“十四五”规划当中。上海提出,力争在2025年,比全国时间表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目标。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各行业加速驶入减碳轨道,传统化石能源行业首当其冲。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集团宝武钢铁拿出时间表: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今年3月,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表示,力争于2023年碳排放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和行业没有意识到目标的倒逼要求,反而认为2030年前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的“窗口期”,甚至在高碳轨道上谋划“十四五”。
在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看来,实现目标需要加强能源体系的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发展储能、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发改委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表示,产业链供应链脱碳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各种高效用电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高效热泵、绿色照明、零碳建筑、零碳钢铁、零碳水泥等新型脱碳化技术产品将打开市场,直接影响未来的技术工艺、产业形态、就业方向、生活方式。
低碳社会需“各人自扫门前雪”
根据国际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预测,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需要完成“两个替代”和“两个脱钩”,即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用能电气化替代;电力与碳排放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如何推动目标落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提出,长远来看,目前由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的行政性手段激励不足、实施成本较高,还有减碳被滥用、搭便车的风险。到了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的绿色转型期,应该建立起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微观机制。
刘世锦认为,全国各级政府,每个企业、每个个人都可以建立起一个和收入分配相对应的绿色责任账户,界定每个主体的减排责任。“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个世界就会很干净。”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邸宏宇注意到,国家电网大力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风力、水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碳排放也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邸宏宇说,“双碳”目标的达成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只靠国家、政府、各大企业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让节能减排深入人心,让绿色低碳成为共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