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毛泽东同志题写报名的《中国青年报》迎来了70岁的生日。对标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中国青年报社(以下简称“中青报”)新老报人共话传承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结合“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把报庆日作为办实事、开新局的“融媒云厨”改革再出发日,初心不改,云速飞翔。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践行于一代代共产党人青春无悔的使命担当和真抓实干中。近百岁高龄的贺敬之日前接受专访时,谈及用手机关注中青报全媒体平台内容,深情回忆因《雷锋之歌》与中青报结缘的往事,同时也表达了对中青报继续服务青年、加强思想引领的美好祝福祝愿。
1951年4月27日的中青报创刊号就承诺,要“对广大青年与青年团员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经常加以评述”。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有一篇放大的中青报20世纪60年代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用这种方式,新闻作品变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论雷锋”“人生观大讨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人生的路如何越走越宽”“强国一代有我在”等等,一代代青年被时代楷模和精神路标感召,用奋斗的青春奏响了一个个时代最强音。
70年,作为团中央机关报,中青报始终紧跟党走,传播党的主张,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始终与时代同行,为青春喝彩;始终与新中国同频共振,与青少年一起奋斗;始终把为党育人、服务大局、服务全团、服务青年,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2018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团中央书记处决定,中国青年报社与团中央实业发展中心、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深度融合,组建新的中国青年报社。
新的中青报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中青报全媒体平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面从严治报抓管理,全媒体融合改革促发展,从理念到行动,从形式到内容,自我革命,全面转型。采编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培养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创制了一批影响巨大的融媒爆款精品。小而美的经济适用型“融媒小厨”,正在升级为“融媒云厨”,成为2020年全国媒体深化融合改革典型案例之一。
今天的中青报,拥有《青年参考》《中国青年作家报》《青年时讯》等子报,拥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青年网和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中青在线,拥有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和多个社交媒体矩阵终端集群,拥有以全国校园媒体、创业社团、职业教育联席会为基础的大学生成长平台。已经从一家印刷媒体,变成一个新型青年主流全媒体传播平台,建立了几十万名线下通联队伍,覆盖移动用户1.3亿,并正在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下,与团中央新媒体平台深度融合。
中青报已经初步构建了全媒体价值链,全媒体从“互联网+”的物理式重构转型,向“互联网×”的化学式融合质变迈进,从全媒体价值链的重构再造,转向全媒体价值链的延展拓宽,从机制体制的初步改革向深层改革纵深发展。当然,我们清醒认识到离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平台自主创新研发的能力尚显薄弱,产业发展盈利能力存在不足,一体化融合的高质量、规范化还有欠缺,等等。
2021年是中青报特色“融媒小厨”全面升级为“融媒云厨”的关键一年,中青报正从五个“云速飞翔”改革行动,加快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步伐。
“一体化”深度融合,坚定不移
今天,中青报发布“融媒云厨”技术中台规划,包括70年报纸数字化储存、转化和应用,移动优先的自主研发系统集成、迭代和创新,“中青云”内外功能整合、优化和重构,等等。这是“融媒云厨”一体化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节点。
2018年,中青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检验媒体真假融合的四把标尺》,提出按照中央相关精神要求,至少有四把标尺可以检验衡量:第一把标尺,是不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第二把标尺,是不是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第三把标尺,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多个平台”,并正在转型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新型主流媒体?第四把标尺,是不是真正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是不是充分传承和发扬主流媒体内容、人才优势推出融媒体精品?
中青报的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自2014年启动,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24小时中青报在线”,再到“24小时中青报随手看”,直至2017年3月,中青报“融媒小厨”开张。这是中青报全媒体内容制作、分发传播、整合运营、融合管理一体化的机制平台,是全媒体网报融合的流程再造,是全媒体精准的渠道连接,是全媒体移动优先的精品制作,是全媒体品牌拓展的服务创新。
“融媒云厨”继续在“融媒小厨”基础上升级,用这四把标尺检验改革成效,特别是检验“一体化”深度融合思想能否落实到位,“专业主导、三端融合”能否执行到位,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终端。
无论报纸端、PC端还是移动端,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要让文化的光芒无“微”不至;无论如何创新,最重要的创新是内容创新。
近年来,中青报全媒体推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特稿、《青年大学习》系列团课等,全媒体推出“中国好青年”“强国青年”“强国一代有我在”“中国有故事”“向上向善好青年”故事等,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青春样本,成为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青春样本。
就在今天,“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的中青报记者赶到江西,边采边直播,边走边演唱,与线上线下千百万名大学生互动共融,通过中青报“青蜂侠”短视频等向海内外传播中国故事。近几年,中青报越来越多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力争出色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重大宣传任务。
中青报正在努力以高标准推进党建业务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效能推进内外治理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质量推进精品导向的一体化深度融合。
“两把锤子”自我革命,锤锤定音
今天,中青报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历时三个多月征集评选的中青融媒“视觉锤”优秀创新创意项目,播种希望,各得扶持,锤锤定音,美美与共。
推进媒体融合这场自我革命,关键是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对于正在转战下半场加速跑的中青报,到了举起两把锤子“自我革命”,倒逼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时候了。
一把是有思想的“视觉锤”。青年关注,关注青年,通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找到与时俱进的“视觉锤”,用心找到“理性”“温暖”“向上向善”“维护合法权益”等“钉子”,用心、用情、用力,一锤一锤、不辞辛苦地砸下去,在多样化、精准化、分类化的精品再造转化过程中,不断实现价值突破,实现最重要的内容创新。
另一把是品牌的“产业锤”。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围绕传媒产业链和青年文化消费市场来拓展业务,提高可持续发展市场盈利能力。
“三个新定位”顶天立地,有效覆盖
今天,以做强移动客户端(包括提高下载量和日活量)、提升线上线下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契入,“青创头条”社交服务平台展示亮相,“团团微就业”2.0版升级进入内测阶段。
这是2020年以来中青报重塑新定位推进融合纵深发展的又一具体举措。
打造上传下达的治国理政信息新平台,打造内引外联的国际传播新格局,打造惠国利民的美好实用新服务。“三个新定位”更加促进中青报上达天听站高端、温暖人心创精品、下接地气年轻态;更加促进中青报提高主流程度,要明晰主流“融点”:聚焦传播重点、突出鲜明青年特点、呈现创新亮点、凸显一体燃点。打开“云厨”搞融媒,始终以青年为中心,特别是聚焦共青团“引领青少年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团结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这一工作主线,加强“融合后机关报服务力”建设。
新的中青报初步构建起内容、管理、技术、运营、团务五大融合板块,服务全团政务、数据库建设等,正在形成“媒体+智库+团务+商务+服务”的整体架构。中青报的融合纵深发展是对标党中央要求深化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传播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抗疫期间,中青报与团中央国际部等打造了多档中外青年领袖对话直播节目、“全球青年抗疫行动分享会”等,致力于服务团中央的青年外交工作,并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形成独特的青年国际交流渠道优势,助推对外传播中国青年声音。《青年参考》等从“国际资讯向国内传播”为主,转变为“国际资讯向国内传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向国际传播”的双向传播并重。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团团微就业”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平台上线试运行,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社部就业促进司指导,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千校万岗·百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同时启动,这个服务平台就落在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为互动窗口的融合平台上,也是中青报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截至今天,已覆盖335个城市,入驻近万家企业,发布104.5万个岗位招聘人数,引起越来越多大学生和团员青年的关注参与。
“四项工程”统筹推进,做实“四全”
今天,“中青智库”媒体融合项目汇聚资源基础性阶段告一段落,“與情智库工程”的推进落到实处。
正在全面升级的中青报特色“融媒云厨”,不断推进全媒体价值链的延伸拓展,将以相互关联的“四项工程”作为桥梁和纽带:舆情智库是基础引擎工程,绩效评估建设是人本导向工程,智能化是动能支撑工程,体制机制是发展保障工程。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形成一个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以“系统观”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四项工程”,是为了做实“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而在“四全媒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打造一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八般武艺精通的全媒体人才队伍,着力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五类融媒人才”重点突破,撬动改革
今天,在党建业务高质量深度一体化融合前提下,第二批中青报“五类融媒人才”入库名单、学党史专项人才培训名单、青年公寓管理办法等办实事项目发布。2020年中下旬制定的《中青报十四五全媒体人才培养规划》,在2021年实施第一年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中青报正在全面加强人事管理和动态绩效考核制度深层改革,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开拓人力资源成长通道,站在五年全媒体人才规划下,正在重点聚焦培养扶持优秀融媒专家型人才、优秀融媒经理人、优秀融媒制片人、优秀融媒创意创新人才、优秀融媒技术人才等,聚焦主责主业,结构性科学调整绩效考核,真正把事业留人、平台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有机结合起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站在历史交汇点上,中青报将继续与青年心连心肩并肩,心怀“国之大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继续以自我革命、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投身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