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三个课堂联动 构建高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4月28日   07 版)

    近年来,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团队看来,课程思政只有在课堂中才能真正落地落实,而课堂则不仅包括以课程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也包括以开放式教育为特征的第二课堂,还应包括以专业体验与实战锻炼为主的第三课堂。

    “只有将课程思政贯彻各类课堂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畅通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提升二、三课堂育人实效,才能真正实现显性和隐性教育的互相结合、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浙江工商职院校长周志春说。

    守正创新,拓展第一课堂育人路径

    浙江工商职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于2018年4月制订了学校《推进和加强“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于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落实到专业核心课、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设计表,并举办多期教学论坛,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和路径。

    “课程思政展现的是一种创新思维,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需要改变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周志春称。为全面了解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开展情况,总结建设成果,形成典型经验,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瓶颈,2019年10月,浙江工商职院组成了课程思政专题调研组,通过查阅前一学年所有课程大纲(标准)、授课计划,访谈61位教师,随机听课40节,对学校课程思政现状开展了一次大调研。

    这场课程思政“大体检”暴露了不少问题:学校对课程思政推进缺乏系统设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课程思政的挖掘和设计不够深入,方法和途径不够多样……为此,专题调研组提出了加强课程思政组织领导和系统设计,建立检查、评价和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培训平台等一系列改进对策和建议,经过此次调研,教师们的理念得以改进,思路得以拓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氛围日益浓厚。

    此后,学校相继研究制订了《课程标准制订与实施指导意见》《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指南》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修订稿)》,成立了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做出了优化一套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体系、建立课程思政“三个课堂”联动机制、搭建“九个一”的课程思政交流共享平台的“139”系统设计,守好课程建设这个“主阵地”,建强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

    为了有力推进第一课堂课程思政,对专业(教研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学校探索实施了思政教师与各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结对工作。思政教师根据对接专业的特性和岗位属性,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等课程文件进行指导,提供思政教育元素挖掘融入的建议意见,双方还以沙龙、主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专题研讨和培训。“这让我们实施课程思政有了底气。”体育教师张超对此深表赞同,得益于结对思政教师的指导,他执教的篮球课《舍得精神造就出彩团队》,获得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首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浙江工商职院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各二级学院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典型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成果,全校课程思政覆盖率从2018学年的20.7%提升至100%,“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在《BIM 技术工程应用》课程教学中融入“责任担当、工匠精神、技术创新”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培养爱国爱乡、德业兼优、文明服务的好导游为目标,进行专业课《浙江乡土旅游》的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教师们对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也更加得心应手,育人效果日益凸显。

    统筹设计,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实效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亿万农民群众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发挥了核心作用……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农小二’”。前不久,全国劳动模范、省市人大代表裘银芳走进浙江工商职院,以德育导师的身份为大学生讲述她的“助农三部曲”。

    早在2007年,浙江工商职院就设立了“厚德讲坛”,十余年来先后聘请了几十位先进人物为德育导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事实上,“厚德讲坛”的“厚德”二字取自于学校的校训“厚德、进业、明智、笃行”。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商贸教育办学历史,被誉为“宁波商帮文化摇篮”的学校,近年来,浙江工商职院一直致力于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统筹设计,不仅凝练了以“爱国爱校、艰苦创业、师生为本”为核心理念的“工商精神”,还打造了“厚德讲坛”“明智红学堂”等与校训文化相匹配的课外育人平台。

    每年三月举行的“笃行”志愿服务活动月,以“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使者,树时代新风”为主题,是浙江工商职院服务学习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学生志愿者参与人数达15万人次,收到各类表扬信、感谢信400多封,涌现出众多感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浙江工商职院还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先后建立了10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和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基地,探索形成了“校地融合、行思并举”的思政课现场教学融模式,不断拓展社会实践、考察研学、公益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思政教学新途径,持续完善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实效。

    跟着老校长重温百年校史,与优秀校友、知名企业家面对面,听青年学者讲述宁波建城1200年的历史,把课堂搬到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非遗传承基地、革命烈士陵园,在社会大课堂接受历史人文熏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广大青年学子用脚丈量、用心体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锻炼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行合一,形成第三课堂育人特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途径,非课程类的专业体验和专业实践,引导着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兴趣,是学校专业教育的第三课堂。

    近年来,浙江工商职院积极尝试“双标准、双导师、双考核”的校企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职教味”的第三课堂育人特色。

    对浙江工商职院2020届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王同学而言,2019年的10月1日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她和4位同学共同创作的短视频《我生在中国》,从43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并于国庆节当天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

    在校大学生之所以能创作出高水准的作品,主要得益于学校坚持与行业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实践“引企入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二第二学期,王同学便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职业素养和岗位核心技能。

    “在拍摄过程中,无论是片外的企业导师,还是片中的人物原型,他们在平凡岗位中那种专注投入、精益求精的态度时时感染着我,让我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感动!”王同学说。

    王同学只是众多工商学子的缩影。近年来,在首席工人带徒工程、特长生培养工程、现代学徒制等“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浙江工商职院培育了一大批“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也相继获评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课堂教学创新校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立足职教特色,浙江工商职院还力求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机融合。2020年11月设立的首个劳动教育周里,电商专业的学生参与了稻谷收割劳作,并完成了近千斤大米的销售;应用英语、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组织了英语标识标牌纠错、景区志愿讲解、酒店志愿服务等活动;机电工程学院则前往紧密型合作企业参加生产实习……万余名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享受快乐、得到成长。

    不仅如此,浙江工商职院还秉承“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知行合一”的浙东学派思想和宁波商帮文化精神,先后培育打造了校园商品展销会、“未来工匠”智能科技展、叮咚e商节等具有学校特色、专业底色的仿真模拟专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搭建了锻炼专业技能、展示创新创意、习得职业精神的舞台。

    “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将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构建高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出更多德技兼修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浙江工商职院党委书记陈仕俊说。

    (数据、图片和信息来源: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28日 07 版

农村消费市场如何深挖潜力
国家卫健委回应医生揭露肿瘤治疗黑幕事件
“512”暗语背后的新型毒品交易
老外为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点赞
图片新闻
三个课堂联动 构建高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