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绝的崇山、首尾相接的隧道,沿着通车仅有一年多时间的京礼高速一路向北,险峻的景致正如詹天佑在100多年前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说过的那句话——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
的确,雄伟的燕山山脉如一道天然屏障,拱卫在北京西北,却也造成了北京至张家口通道自古以来的路险工艰。但在京张铁路建成一个世纪之后,行走于这条通道的艰难早已被“快捷”二字取代。2019年12月30日,时速350公里的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张家口进入北京一小时都市圈;2020年1月,随着京礼高速通车,北京往张家口方向的高速公路已多达3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间,以高速公路为径,我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4月起,中宣部会同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组织“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作为系列宣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策划的“高速上的青春中国”“边走边唱”活动将目光聚焦在即将到来的2022北京冬奥会。
5月1日,5辆北京越野组成的车队载着参加“高速上的青春中国·大学生冰雪体验营”活动的10名大学生飞驰在京礼高速上。汽车平稳行驶在重峦叠嶂之间,大学生们“沿途采风,边走边唱”,实地了解冬奥的筹备情况并亲身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崇礼巨变
当车队行至别具奥运特色的五环桥时,也意味着临近了京礼高速的终点——崇礼。对于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张远鹏来说,因为身为学校滑雪队成员的缘故,他对崇礼非常熟悉,对崇礼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张远鹏回忆,就以从北京通达崇礼的交通方式来说,2018年他刚考入北京大学时,前往崇礼还只能走京藏高速,但现在,路程更短的京礼高速已经通车,还可以选择高铁,崇礼的交通条件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群山环绕、交通不便的地理环境,导致崇礼的经济发展长期严重受限,历史上,崇礼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直至2019年才摘帽。不过,也正是因为崇礼独特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得这里具备了成为世界级滑雪胜地的潜质,也让崇礼成为了2022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赛区。
2015年,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之后,崇礼的建设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和很多南方的学生一样,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及高分子专业大四学生马文斌也是第一次来到崇礼,他在崇礼观察到,一顿午饭的工夫,一条在建的公路就铺完了沥青,“崇礼的冬奥筹备让人感受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如果时间回溯到2003年,崇礼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非常陌生,更谈不上国际知名度。那时,说到国内的滑雪胜地,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只有黑龙江的亚布力。但就是在那一年,滑雪超级发烧友罗力在崇礼投资兴建的万龙滑雪场开业,这是崇礼建设大型国际滑雪场的发端,截至目前,崇礼已建成国际大型滑雪场7座。据黑龙江滑雪协会主席姜一海介绍,从滑雪场的年接客量看,崇礼已超越亚布力,是现在中国滑雪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5月2日,当大学生们在参观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规划临时展厅时,很容易注意到展厅里展示的一幅巨大的世界滑雪胜地地图,地图上标注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冬奥级别的滑雪胜地群,崇礼名列其中。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级滑雪胜地正是崇礼的目标和决心。据张家口市崇礼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逯占友介绍,借着冬奥的东风,以及崇礼的基础设施、滑雪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崇礼的国际知名度、受关注度也在提升,这从国际各大媒体不断增加的对崇礼的采访需求就能看出。
6年前,北京商人王林在崇礼投资运营了一家规模中等的餐馆,随着崇礼冬季滑雪、夏日避暑的客流量增长,餐馆的营业额6年内翻了5倍,“来崇礼滑雪、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喜出望外的王林更加坚定地相信,“崇礼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感受冬奥
5月,当200公里外的北京已是一派初夏景象,崇礼的雪季还未结束。5月3日上午,参加“高速上的青春中国·大学生冰雪体验营”活动的10名大学生在崇礼万龙雪场体验滑雪,其中来自南方的学生多数都是第一次踏上滑雪板。
青年歌手、四川师范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大四学生石凯兴奋地把单板、双板都体验了一番,尽管免不了摔了几跤,但滑雪初体验的有趣、刺激,让石凯切身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
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战思齐在体验了这次滑雪之后,打定主意要在今年冬天学会滑雪。
说到大学生对滑雪的热情,身为大学生滑雪运动员的张远鹏很有发言权,他认为,冰雪运动对年轻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比如,他所在的寝室,4人中有3人是滑雪爱好者。
大学生们在参与冰雪运动的过程中,直接拉近了自身与冬奥的距离。而此次在崇礼参观冬奥会场馆的过程中,则让大学生们对冬奥场馆的科技、文化元素有了直观认识。
在崇礼的古杨树场馆群,标志性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远远就能望见。5月2日下午,大学生们走进“雪如意”内部,惊叹于整座场馆的雄壮。战思齐感慨,冬奥场馆将科技与中国文化完美的结合,看到这样的中国建筑,国家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细致了解“雪如意”蕴含的中国文化特色之外,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专业(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方向)硕士研究生刘小炜还很关注崇礼滑雪小镇的文创商店、会展中心等设施的规划建设。作为一名研究文化产业的大学生,刘小炜兴奋地了解到,文化领域的这些设施建设意味着崇礼已做好在后冬奥会时代以冰雪文化带动冰雪产业持续发展的前瞻布局。
中国著名花滑伉俪、花滑世界冠军庞清/佟健是本次“高速上的青春中国·大学生冰雪体验营”活动的“助梦官”,佟健近几年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冰雪运动产生兴趣,他建议,“北方的大学生在体验冰雪运动时既要享受乐趣、也要了解和传播冰雪文化,把参与冰雪运动作为一种时尚;南方的大学生,虽然参与冰雪运动的机会没有那么多,但可以从了解冰雪文化做起,为自己未来参与冰雪运动做一个准备。”佟健希望,2022年之后,冰雪项目能够成为青少年、大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首选。
青春担当
“你们即将途经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建筑,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有可能记载着我国新时代精彩纷呈的发展故事、奋斗故事。你们在青年群体中极具影响力,相信你们会带动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了解冬奥,创造出比这次活动本身更大的价值和意义。”5月1日上午,当本次“高速上的青春中国·大学生冰雪体验营”活动在北汽越野车工厂正式启动之际,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中青校媒秘书长董时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们提出期望。
参加此次活动的10名大学生都是优秀青年代表。来自北京大学的张远鹏是北京大学滑雪队主力队员、双板队队长,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上,张远鹏夺得一项冠军。走下赛场的他,作为滑雪教练,帮助过很多同学完成了滑雪运动的启蒙。对于2022北京冬奥会,张远鹏做好了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准备。
来自北京体育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于依鹭,是北京冬奥宣讲团的一名宣讲员,在业余时间承担起向大众宣传冬奥理念的责任。于依鹭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的储备人员。在前不久举行的“相约北京”冰上系列测试活动中,她是国家体育馆媒体运行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于依鹭抓住一切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她希望自己能够在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时,再次回到国家体育馆做好媒体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中国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贡献一份力量。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马文斌,三年前响应国家号召光荣入伍,在解放军福建一部队服役两年。退役重返校园之后,马文斌已习惯于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当代青年与每一个大事件的联系,“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那么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中国青年与全球对话或者说是与全世界青年人更深入交流的一个机会。”
来自武汉大学的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琇琨,去年4月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了联合国“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去年1月,当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在武汉发生的时候,王琇琨就与同学们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武汉641名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思想引导等线上志愿服务。这项志愿服务极大地解决了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也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国家困难之际能够以可行的方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王琇琨与同学们的这一志愿服务经验在联合国会议上向全球青年做了分享,为其他国家的青年如何在疫情中发挥自身作用提供了样本。
对于2022北京冬奥会,王琇琨认为,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冬奥会志愿者,那么,大学生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未来,把自己的本职专业应用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中去。
本报北京5月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