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不缺少青春热血和智慧头脑。
创立多个民营“第一个”时,陈春先46岁;创办北大方正时,王选49岁;在中关村掘出“第一桶金”的柳传志40岁;从北大辞职、创办了新东方的俞敏洪31岁……今天,一大批90后、95后乃至00后年轻人,正投身北京的创新大潮施展才华与抱负,书写着新时代创新与创业、责任与担当的青春故事。
正是一代代年轻人的敢闯敢试,让古老的北京一直奔跑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快车道。
——————————
1980年,正值壮年的陈春先和几位中国科学院工程师,在海淀区一间破旧的砖瓦房里,成立了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由此开始,他们成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第一个民营科技研究所,他们梦想将中关村打造成中国的“硅谷”,陈春先因此被称为“中关村第一人”。
40年后,85后张旭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危急的2020年年初回国,她希望用所学为研发新冠肺炎药物探路。几个月后,新冠肺炎对症药的研发有了实质性突破。
一直埋藏在她心中的创业种子开始萌芽。2020年年中,张旭带着研发雏形参加由北京市举办的首届HICOOL全球创业大赛,在这场由北京市举办的最高级别创业大赛中,张旭获得一等奖,获奖者可分享8000万元奖金,并可在创业期获得10亿元创投基金助力。
此后,张旭开启在北京的创业之路,成立了丹序生物,专注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曾在国际顶级投行工作的她,深切感受到北京作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蓬勃兴盛。
一座城市对创新的渴望与帮扶
寻求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一直是张旭的追求。
念博士时,张旭师从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谢晓亮,探索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全球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研究领域,谢晓亮声名显赫。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张旭师生积累多年的研究成果有了用武之地。导师谢晓亮在2020年年初邀请张旭回国参与药物研发。
当时采用康复者血清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已有成功案例,但血清的数量毕竟有限,张旭和团队研发的利用中和抗体进行治疗的原理与血清治疗相同。研究团队利用其在单细胞基因组学的专长,联合北京佑安医院,从60位康复期病人身上筛选出8558种病毒蛋白结合抗体序列,不到两个月,团队成功找出14株高活性的中和抗体。
第一时间取得大量样本,为后续找到高活性的抗体提供了先决条件。回首2020年那段争分夺秒的日子,张旭说:“新药从早期研发到临床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我们把这个时间段缩短到不到半年。”她感叹,“我们之所以能动作这么快,既有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高效性,也得益于第一时间得到北京市各个机构的大力支持。”
在药物研发阶段,从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到昌平区政府、佑安医院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在资源对接、合作方选择等方面对研发团队给予全力支持。
这让张旭和团队感受到一座城市对创新的渴望与帮扶,而这只是近年来北京创新创业大潮中涌现的一朵浪花。北京像一块创新的吸铁石,有着强大的磁场。从2015年到2019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30%,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从110家增长至250家。
以创新为驱动,年轻人成弄潮儿
多年来,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年轻人成为创新大潮的弄潮儿。
“十三五”时期,北京出台“科创3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系列政策,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5年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万家,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
北京产业格局凸显“高”与“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引擎作用持续发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56.9%、58.5%,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
这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小到细微处简化一个办事流程,大到将临床试验和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人员职称评审体系,都与张旭所从事的药物研发息息相关。
药物研发从临床阶段到投入市场,工艺和流程极为复杂。张旭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在各方关注和支持下,“各个模块的时间都非常高效”。
依托北京医药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2020年8月,为更高效地进行海外临床开发,生物技术公司百济神州宣布就丹序生物开发的新冠肺炎病毒中和抗体达成独家授权协议。用8个月时间,丹序生物完成近1亿元A轮人民币融资,由高瓴创投、华盖资本联合领投,北京昌发展、首发展等跟投。
丹序生物与百济神州公司合作开展的全球临床合作,正在全球多中心进行II 期临床试验,该款药物有望成为全球同类最佳的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物。
“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向着这个目标,北京一直在行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方争分夺秒,北京产学研用综合实力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不只是救命良药,也成退“敌”良方。
近年来,北京双创政策的热度、广度、深度持续提升,束缚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破除,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汇聚了约20万家创业服务企业、近两万天使投资人、670多家创投机构,形成“要素聚合、主体协同、文化融合、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吸引创新创业者的实力大大增强。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北京向青年发出邀约
40年前,拓荒期的创业者还面临着科研能不能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拷问。而如今,张旭等新一代研究人员面对的已是大有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作为科研人员,张旭一直对产业转化有浓厚热情。担任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期间,她经常组织举办与创业相关的讲座、大赛。她所在学校的创业孵化器,鼓励学生将技术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张旭较早走出象牙塔,接触到一些顶级投融资圈。
回国后,张旭发现,留学时期的朋友多数选择在北京创业。2020年,她参加HICOOL全球创业大赛时,惊喜地遇到了很多“老熟人”。
目前,张旭的公司有近30名员工,汇聚了海内外多个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富有科研经验的人才。她坦言,北京集聚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团队的组建提供了很大便利。
北京是一片创新的热土,成为当下大多数投资者的共识。
近年来,北京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人才高地。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如何加大力度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集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生态,成为北京市人才政策的发力点。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北京市长陈吉宁表示,要抓好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构建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心无旁骛专注事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HICOOL全球创业大赛平台,让丹序生物快速获得大赛全链条创业服务,人才落户、医疗保障、人才公寓的“北京式服务”一样都不少。
在北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三城一区”,以不足北京4%的土地面积吸引了全市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拥有全市60%以上的发明专利。
5年来,构筑创新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北京的特色。北京市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在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为科技成果在京落地承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目前已经形成“高精尖”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场景应用。
在资本方面,政府出资120亿元创立北京科技创新基金,4家市属企业各出资20亿元。通过放大母基金和子基金,实现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社会资本形成合力,资本与科技创新更加精准结合。
面向“十四五”,北京市向怀揣理想的年轻人发出掷地有声的承诺:北京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将明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将持续壮大,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特色与活力兼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宜居北京、绿色北京、健康北京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正向青年发出邀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 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