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无垠的黑土地,物产丰富,粮食高产。”这是老家在中国大西北的博士后王力从小在书本里了解的东北农村。用东北农民的土话说,黑土地“捏一把能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可当王力还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时,来到该校建设的吉林省梨树县实验站开始研究东北黑土地时,面临的现状却是:耕地的黑土层比开垦之初减少了近40厘米,有机质含量下降了五到六成,土壤板结,供水保肥能力下降。站在田间地头,一起风就扬起的尘土,吹得人不敢睁眼。
黑土地之所以“黑”,是因为表面覆盖了一层富含黑色腐殖质的土壤。王力解释说,黑土自然形成过程极其缓慢,每生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之久,因此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也是“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相比于世界其他黑土区,东北地区黑土开垦较晚,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几十年来的粗放式、高强度消耗,让黑土地生命力骤减。
“必须要养好黑土地,留住金饭碗。”从2007年开始,吉林省梨树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在全国早先一步行动,决心要守住这片“耕地中的大熊猫”。
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那里有近400万亩被黑土覆盖的耕地,粮食总产量多年保持在50亿斤以上,是位列全国前五名的产粮大县。
“可黑土地不保,哪有高产可言?”要守住黑土地,必须改变传统耕作方式。怎么改?“就是要少动土、多覆盖。”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以往农民种玉米,地要反复整、压4次,破坏了黑土层结构。
科研院所的专家们给黑土地开出了“梨树模式”养生良方:秋收时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来年遇到春旱也不怕。若遇上雨水,秸秆腐烂后还能给土质增加肥力。春季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整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对土壤的扰动,这样就能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土壤和稳产高产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良方能让黑土地一边出产,一边休耕。王力说,以往农民种地都是均匀行种植,现在改为宽窄行,窄行种农作物,宽行用来休耕,两三年轮做一次。
这样科学的种植技术,对“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来说,接受起来并不容易。
过去播种前,耕地上是犁出的整齐垄沟,一点儿干草杂物都没有,现在地上盖着碎秸秆,还要免耕,这能出苗吗?当地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心里没底。
“就按这个方法种,赔了算我的。”王贵满给张文镝吃了颗定心丸。
一晃张文镝进行保护性耕作已经10多年了。有人来参观他的示范田时,他会津津乐道,以前的土壤用手抠,最多能抠动两厘米,现在的土能让玉米向下扎根1.5米,一铲子下去,还能看到很多蚯蚓。
保护性种植,更让张文镝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免耕土地出苗更好、抗倒伏力更强。逢上旱年,1公顷玉米示范田产量比传统种植多出3000斤。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保护性种地的甜头。梨树县从最初在高家村200多亩试验田开始,目前已推广面积的20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今年还计划在本地推广80万亩。
王贵满粗略算了一笔账:1公顷玉米秸秆还田,可以补充钾素220公斤、氮素90公斤,秸秆还能起到缓释作用,提升肥料利用率。梨树县的最新统计数据是:示范田每公顷玉米产量从原来不到两万斤增加到了2.5万多斤。
黑土地和粮食产量保住了,附带的环境改善也看得见:水土流失减少,秸秆焚烧在当地越来越少见。
“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黑土地保护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宝贵经验。”王贵满有底气地说。
现在的梨树县,还出了不少农民专家。每隔十天,就有一次线上黑土地联盟大讲堂,邀请农业专家、种地能手做客微信群,给农民答疑解惑。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梨树模式”不仅在本地推广,10多年来,梨树县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成立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在东北四省区建立了101个示范基地,推广面积达到了5000多万亩。
黑土地保护是个长久持续的过程。经常到田间地头跟农民打交道的王力,这两年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大风天再站到地头上,看不到地表有扬尘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