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城不在大 水好则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丽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5月14日   03 版)

    2019年12月6日,长春市伊通河,上千只野鸭子在此嬉戏。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见证了这座城市从曾经缺水、水体黑臭到通过综合治理水生态逐步改善的过程。视觉中国供图

    随着最后一条清水管线切换完毕,长春市第一个净水厂——南岭净水厂在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大半个世纪自来水后,完成了它的供水使命。

    这座始建于1932的净水厂,开启了长春人使用“自来水”的时代,也承载了几代人关于“水”的民生记忆,既经历了伪满洲国时期自来水的匮乏,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老百姓用上自来水而艰苦奋斗的历史。

    如今,这座曾经废弃的净水厂发生了“蝶变”,变成了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同时,也成为长春市百里伊通河综合整治工程重要的一环,为长春实现“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长春水务集团城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办工程技术组负责人宋磊说,整治后,“水给这座城带来了灵气和活力,还有新气象。”

    开启长春的“自来水”时代

    在80后宋磊的印象里,早年间,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几乎没什么水。作为全国108座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长春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6%。

    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三代”,宋磊一家爷孙三代都从事与水务相关的工作。宋磊的爷爷是南岭净水厂的职工,早期,职工们一起生活在净水厂的职工大院里,他作为大院长大的孩子,也见证了净水厂的变化。

    “那个时候觉得水来之不易,在大院的时候大家用水都特别省。”在宋磊小时候,城市里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自来水。他和家人知道这些水是爷爷参与生产的,所以在用水方面特别“抠”。

    宋磊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洗完菜便把水存到家中的大水桶里,当时种的蔬菜较少使用化肥、农药等,沉淀一下水中的泥沙,便用来洗脸,再用来浇花、冲厕所等。

    解放前,用上自来水对于长春人来说曾是一件很“奢侈”的事。1942年南岭净水厂第二净化系统扩建完成后,日供水能力约达4万立方米/日。据统计,1943年,在长春,日本人的自来水使用普及率达到95%,中国人的使用普及率仅29%。

    解放前夕,长春自来水供应遭遇巨大危机。南岭净水厂大量净水、送水设备被拆毁,附属设备大部分丢失、损坏,自来水厂的职工也仅剩下16人。

    中共党员为暗中保护城市供水做了大量工作。由白鸿林领导的中共地下工作小组成员梁国璋、戴明徳,争取了进步青年吴廷贵,冒着生命危险,将保管严密的《长春市自来水管道图》原图送交中共长春工委。

    地下工作人员孟双全(又名孟木村)利用其远东营造厂经理的身份,借承包工程之机,先后将多名净水厂的工程技术人员送往了解放区,这为长春解放后迅速恢复城市供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长春的供水事业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为殖民统治服务”转向了“为人民群众服务”。从1949年到1952年,长春市共修复和新建供水工程77项,维修漏水管道近1.8万处,新铺设管道22.5公里,城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普通老百姓的自来水使用率越来越高。

    从“用上水”到“治好水”

    随着老百姓的用水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生产生活污水不断增加,伊通河一度出现“黑臭水体”。“上世纪80年代以前,伊通河是臭水河,河流的上半拉是活的,下半拉是死的。”南岭净水厂退休员工刘女士说,以前不太愿意往伊通河边去。

    2015年,南岭净水厂的供水历史画上了句号。这个地处长春腹地,东临伊通河生态长廊的旧厂,还为这座城市留下了35万平方米生态绿地。在宋磊的印象里,园区里到处都是树。这也为它开启新使命埋下伏笔,成为伊通河综合治理重要的一环。

    2017年5月4日,正是南岭净水厂“蝶变”的开始,净水厂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时任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设计经理方钊是建设者之一。2016年,他和设计团队走进这座旧厂。在改造过程中,方钊和团队,秉持最大限度保护城市工业历史遗迹、生态绿地的理念,并融入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理念,以“水文化”为主题,通过修旧如旧、适度增新、新旧并置等手法,试图将园区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感、历史感、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当时项目团队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大家都很有拼劲儿,每天5点多就到工地,一直工作到天黑,一天没休息过。一年多的时间,方钊开了约1000场会议,会议内容记满了4个笔记本,这些本子他到现在还留着。

    “可能一辈子再不会有这样的项目让我去学习,让我去成长。”对于方钊来说,这是他目前遇见的最复杂的项目,其中,最难的就是统筹协调,为了项目顺利推进,当日事当日解决,方钊最多时一天打过200多个电话。

    2018年10月1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正式开园。据方钊介绍,当天就接待了3万-4万人。这里有了创客空间,为这座城市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创客所在的“水波楼”是园区内标志性建筑,被网友称为“褶皱楼”,也成了年轻人打卡的网红胜地。

    这里也成为长春城市更新以及工业遗产保护的一个代表,该项目斩获了20多项大奖,比如,被誉为全球园林景观及建筑界“诺贝尔奖”的ALSA奖、MIPIM Awards 2019“最佳城市再生”入围奖以及国家优秀工程奖项等。

    方钊说,“我小时候的红砖老房子已经很难见到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乡愁。建设这样一个有历史感、有文化氛围的公园,可以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一份乡愁,也为城市留下一个天然氧吧。”

    “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灵气”

    水务工作在宋磊一家实现了传承。他和爷爷分别工作在长春水资源循环的一“头”一“尾”,作为“水一代”的爷爷工作在为老百姓供水的一环,为老百姓喝上好水而奋斗过;作为“水三代”的宋磊目前工作在治理排水这一环节,在为有一个好的水生态接续奋斗。

    “打小对水就有一种情怀,这种情感也糅进了工作中。”宋磊在大学时选择了给排水专业。上学期间,他参观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就是东南污水处理厂,如今这个厂子的给排水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与水文化生态园建设一样,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也是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重要的一环。宋磊说,老百姓排放的生活污水被截住后,经过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了较高标准,作为生态水直接排入伊通河,成了该河的一个水源“补给站”。

    在生态治理和污水处理的双重加持下,河流明显变清了。“作为一个市民,我愿意在河边上走了。”宋磊表示,经过这几年的改造,伊通河的水量明显增多了,鸟也飞回来了,水里偶尔还会露出鱼尾巴,两岸景观也有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丽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5月14日 03 版

千年查干湖“复活”记
城不在大 水好则灵